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本篇简讯源自UI(The Urban Institute,美国城市研究所),原文作者Brett Theodos、Emma Cancian Kalish、Signe-Mary McKernan和Caroline Ratcliffe,发表于2014年3月31日。
大多数金融调查捕捉家庭层面的数据,从而模糊了性别差异。事实上,男性和女性在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和就业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别,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他们在金融市场方面的知识和行为,从而对他们的财务状况和福利产生不同的影响。
作者使用最新的《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投资者教育基金会2012年全国金融能力调查》(FINRA Investor EducationFoundation’s 2012 National Financial Capability Survey)来检验男性和女性在金融知识、财务行为和财务状况方面的差异;并对这三个概念中的每一个都使用多种测量指标。由于男性和女性在很多可观测的、与性别无关的方面上存在差异(例如就业、收入、受教育程度),所以作者使用倾向评分再加权(propensity score reweighting)与回归模型(regressionmodels)来调整,以使男性和女性具有相似的教育水平和其他可观测特征。作者主要执行了两个分析,一个是针对所有男性和女性一起进行检验,另一个是将未婚人士与已婚人士分开进行检验。
研究有四个主要发现:第一,在控制了人口和经济特征(如就业、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后,女性的金融知识水平低于男性,然而,女性自认为在金融知识方面并不比男性知道的少。第二,虽然女性的金融知识较少,但是她们的财务行为和男性差不多,即知识水平没有影响财务行为。第三,未婚妈妈是一个特别脆弱的群体,她们往往面临着多种财务挑战,既要照顾孩子,又要为孩子提供经济支持。第四,已婚男女或未婚无子女男女之间没有差异。
总之,尽管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财务知识差距,但这些差距并不能解释财务行为或财务福利方面的性别差异。此外,研究发现未婚母亲的经济状况尤其糟糕,因而这一群体值得特别关注。
编译者注释:
性别差异带来的社会影响始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事实上,从教育程度到就业情况,从收入财富到预期寿命,男性和女性都有很大不同,这篇文章则将关注点放在男性和女性在金融市场的知识、行为和财务状况差异上。文章实证分析了这一问题。分析发现在,金融知识方面,女性金融知识水平总体低于男性,但是在女性的自评结果高于男性。如果按婚姻情况划分的话,已婚女性的自评结果低于已婚男性,但是未婚女性自评结果仍然高于未婚男性。
在财务行为方面,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女性比男性更不愿承担金融风险,并且比男性拥有更多的信用卡,但是只有未婚女性在信用卡偿付率上低于未婚男性(主要由于存在一些未婚带子的女性)。结果说明女性缺少金融知识未必会转化成不理性的财务行为。
在财务状况方面,女性比男性普遍有更多的财务压力,但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一压力仍然主要来自于未婚妈妈。在储蓄方面(包括应急储蓄和退休储蓄),女性和男性没有显著差别。关于满意度,男女性对自身财务状况满意度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女性对宏观经济满意度略高于男性。
综合来看,这篇文章的主要结论是:男女性金融知识的差异并不能解释他们在财务状况上的差异。此外,未婚妈妈群体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