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经济慢了,变革却在提速——这大概是金融领域的一种自我应对与调整方式。
所谓大寒不寒,政策暖人。赶在春节前,一波接一波的政策利好接踵而至。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反应似乎不及政策意愿表现的那样热烈。这未必不是好事——特定时期,市场需要冷静下来,投资者需要理解这个经济世界到底在发生什么?
数据“折射”出经济的真相。无论是近期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还是统计局披露的CPI,PPI,包括外贸出口数据,均指向经济增速放缓,有的数据甚至触及历史底部。以往经验中,经济每次探底,政策“托底”都托住了也是事实。虽然有的政策是相机决策,是短期之策。
我们也看到,始于2017年的金融严监管,2018年出台的“资管新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等是如何重塑金融业态的,有学者甚至认为,去年开始的经济下滑,是降杠杆降得太猛,问题出在“去杠杆”一刀切上。而经济下行压力下,2018年三季度之后,宏观政策开始调整。截至目前,诸如开年降准、“特麻辣粉”(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落地、科创板要来、创投CBS(央行票据互换工具)、“险资松绑”等,频频吹送的“政策暖风”让市场感受到监管“稳增长”诉求之迫切。
以保险资金为例,1月28日,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肖远企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鼓励保险公司使用长久期账户资金,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和债券;为更好发挥保险公司机构投资者作用,维护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三个月前,监管也明确表态,鼓励保险机构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更积极地参与解决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流动性风险。
监管在殷切呼唤长期资金的入市。而“吸引长期资金入市,培育机构投资者”其实也是证监会新任主席易会满的工作挑战之一。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我们曾经因为一个“快”字跑偏,正如易会满在2017年所言,从金融风险来看,应该关注过度金融化的问题。从全国来看,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苗头和趋势。诸如金融占GDP的比重快速提升;社会上出现了一哄而上办金融的现象等。
过度金融化并不意味着金融发展的质量就高。中国金融体系有“重规模、轻机制”的特点。北大国发院副院长黄益平认为,历经40年的金融改革,中国金融抑制现象依然非常严重。原因在于要素市场扭曲,其在金融部门的具体体现,就是压低正规部门的利率,同时在资金配置上偏好国企。抑制性金融政策已不能适应今天经济发展的需要。
那么,经济慢增长之下,理应加快推动——类似“减少行政性思路,推进市场化定价与配置”的金融政策。比如利率轨制改革,对国企、民企的金融市场利率一视同仁。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广发银行联合西南财经大学发表的《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显示,家庭总资产配置中,房产占比高达77.7%。金融资产配置仅占11.8%;其中,股票占比不到1%。周期影响因素之外,这也佐证了金融服务的滞后。某种程度上,昭示出我们金融体系市场化机制和好的金融产品的缺位。
“快”的是外在规模,“慢”的是内在机制的完善。而快慢之间,已进入消费型经济社会的我们,亦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拐点上。可以参考的是,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每一次飙升都对应了一场全球市场危机。据此,有人预测,我们的经济短周期或在2019年上半年出现,届时经济可能会有一个明显的放缓。
此时,尤其需要抓住“痛点”,洞悉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需厘清货币金融与资本金融的逻辑内涵,前者是银行思维,后者是投行证券思维,发展资本市场更多需要投行证券市场化思维;也需要区别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厘清“政策托市”与“政策干预”的边界,遵循事物发展规律。
金融或资本市场的基石在于经济“增质”而非“增速”,“减速增质”才是发展正道,“稳质”是“稳增长”的内在需要。但这可能需要时间,需避免政策意愿的欲速则不达。由此,在减速过程中,把握好“快与慢”的分寸,甄别“减速”与“增质”的本质,助推利于经济“增质”的金融政策或金融变革,且辅以短中长期配套政策,如此方可助力我们穿越金融周期。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