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文/秦川

科技的发展史,总是一部人类焦虑史。数字技术的发展究竟让更多人受惠还是带来了不平等?1月24日,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期间,全球研究机构“罗汉堂”给出了自己的首份答案:数字技术带来了挑战,但更多的是普惠性增长。这份名为《数字技术与普惠性增长》的研究报告,由本特•霍姆斯特罗姆、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迈克尔•斯宾塞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领衔,协同罗汉堂研究团队及5位世界一流经济学家共同完成。

毫无疑问,世界正在迈入全新的数字经济时代。早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就首次写入“数字经济”,提出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增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随着互联网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下,无论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还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都成了各国的战略选择。当前,我国也在加快发展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

从数字技术,到数字经济,再到数字时代,数字化发展究竟与我们普通人有何关系?据报道,一名年轻的母亲曾向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大学教授Thomas Sargent提问:“我是一个孩子的妈妈,也是教育和文化产业的从业者,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未来二三十年,还有哪些工作可能被机器取代?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又应该着重培养孩子哪些能力?”这不是一个人的焦虑,而是一个群体的忧伤。

数字时代奔袭而至,我们固然面临挑战,也迎来机遇。最重要的是,数字时代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平权想象。以残疾人使用互联网为例,多年前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就深有感触地说:“互联网帮助了很多残疾人,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从需要帮助变得也能帮助别人。我曾看到,有的重度残疾人在网上卖菜、卖水果,卖牛羊,不但自己实现了小康生活,还带动了村里的乡亲一起致富。”

此言不虚。可以找到无数案例证明互联网技术赋能了残疾人,他们的世界因而变得广阔,他们的生命也油然生动起来。所谓的技术赋能,即残疾人通过数字技术的发展可以突破残疾造成的障碍,人生的角色得到确立,生命价值被认可,从而获得了自己存在的成就感。从这个角度看,张海迪所称的“互联网消弭了残疾人与健康人交流的鸿沟,使平等和融合在虚拟世界也变得可能和得以实现”。

与单纯的互联网应用相比,数字技术时代更能赋予残疾人得享应有的尊严。比如,残疾人不用进校门也能上学、不用出门也能购物、靠“听”也能使用支付宝等常用工具。再比如,残疾人不仅可以活得有品质一些,还能利用数字技术帮助更需要的人。这是技术的魅力,也是数字技术发展的实质性意义。

研究表明,中国的数字技术发展具有“惊人的普惠性”,并对世界具有重要启示价值。比如,数字经济提供前所未有的服务和赋能,让不发达和偏远地区可迅速缩小在市场进入方面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经济得到提振。这样的场域令人精神振奋,对平权充满无限向往和想象。近期中国青年报的长篇报道《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引起巨大反响,也是因为它揭示了这种可能性。

当然,数字经济不可能无差距覆盖每个人,由于生活地域不同,特别是技术设施的差异,受教育程度不同,以及制度建设的先后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不同群体享受到的技术红利也有差异。研究表明,移动支付对后发达国家赋能更多,新技术为后发达国家提供了赶超机会。故此,更应该推行技术“扶贫”,让每个群体都尽量无差别地掌握数字技术的奥秘所在,起码都能掌握基本的互联网技术,以更好地享受到技术“福利”。

以技术消弭不平等,让生活更美好,这是我们的平权想象,也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不难确认,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对此,我们有理由对未来充满更美好期待。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