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区块链与监管主题系列沙龙”第1期观点回顾
比特币自诞生以来便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其相对于法币具有流动性强且交易匿名性的性质,如何监管比特币等加密代币成为了各国监管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随着数字货币市场的发展,比特币为首的早期数字货币的价值波动较大又催生了稳定币的需求。稳定币旨在通过某种“币价稳定”的机制来达到履行货币职能的效果,然而,其自身存在的风险和监管思路仍在被业内人士不断探索。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区块链研究中心于1月15日举办了“区块链与监管主题系列沙龙”第1期:数字货币的创新发展及其监管路径。邀请了北京大学法学院乔同超、柯达等两位嘉宾,就比特币监管、稳定币2个行业内的重要领域进行了观点分享,并与在场二十余位行业人士、学者共同探讨当前数字货币面临的若干问题。
北京大学法学院柯达以“稳定币的“稳定”与“不稳定””为主题,从稳定币的起源、稳定币价格“稳定”机制、实践案例分析、稳定币“不稳定”的体现和监管回应等方面分享研究内容和观点。
议题一:稳定币为何得以出现?
柯达首先分析了法定货币的时代“危机”与相应的回应路径。20世纪以来,以央行为中心,保障国家信用的法定货币发行与流通机制逐渐的形成。经过数十年证明,法定货币的发行流通体制,在维护货币的国家信用,保持法币的币值稳定方面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一些国家的法定货币的币值大幅度的波动,因为这种波动,导致民众缺乏信心不愿持有本国货币;第二个问题是现有的法定货币支付清算系统不能够满足高频、小额的支付需求,例如跨境支付带来高昂的金钱和时间成本;第三个问题是在新技术的背景之下,货币的持有者的数据隐私权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各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首先,在监管立法方面,各国对现有法定货币发行与流通体制进行完善。其次,建立了多样化支付系统建设;最后是第三方支付等法币支付工具,以及社区货币、互助信贷系统、区块链数字货币等“补充货币”不断涌现。
比特币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柯达表示,由于比特币的内在价值以及货币调控者的缺失,使得这类货币价格天然的具有波动性。比特币不与任何法定货币或者商品锚定,因此不具有内在价值,也没有国家信用的担保。另外,私人使用比特币的目的异化,也增加了其价格的波动性。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数字货币市场就急需要出现一种价格比较稳定,能够充当法定货币和其他早期私人数字货币,实现交易媒介的数字货币,然后让这种数字货币能够有效地履行货币职能,降低法定货币数字货币兑换的信用风险。
议题二:稳定币的价格稳定机制是怎样的?
柯达根据稳定币的价格稳定机制与实践把稳定币分为三类,链下型稳定币、链上型稳定币、算法型稳定币。
首先是链下型稳定币,在链下型稳定币发行与流通机制中,存在发行公司、客户与存管银行三方主体。以USDT为例,客户向Tether公司的银行账户汇入一定数量的美元,Tether公司在确认收到相应资金后,会从Tether公司的核心钱包向由该公司提供、属于该客户所有的Tether钱包转入与美元数量等同的USDT,此环节即为USDT的发行。如客户意图赎回美元,在其持有的USDT转入Tether公司核心钱包并支付手续费之后,Tether公司会向该客户的银行账户汇入与USDT数量相同的美元,并销毁对应数量的USDT。在货币调控层面,Tether公司自身无法通过日常的发行与赎回行为实现对USDT的价格进行干预,也不存在外部关联机构对USDT的价格操控。
在链上型稳定币发行、流通与调控机制中,存在客户与“关联代币”持有者两方主体。以DAI为例,客户将以太币(ETH)转入由Maker公司为该客户单独设立的“抵押债仓”(CDP)中,抵押债仓验证以太币数量后将以太币锁定,并生成与低于以太币一定价值比例的DAI发送至客户的数字货币钱包。如客户准备赎回以太币,在其持有的DAI转入抵押债仓并交纳“稳定费用”之后,抵押债仓会销毁对应数量的DAI并被关闭。在货币调控层面,Maker公司发行的另一代币MKR的持有者有权通过投票决定抵押率、清算率以及稳定费用等价格参数,形成客户买入DAI或赎回DAI的激励,最终影响DAI的价格。当以太币的市场价格下降触发了事先设定的清算率,且DAI持有者未及时赎回以太币,系统将对该客户抵押债仓中的以太币强制进行内部拍卖。
在算法型稳定币发行、流通与调控机制中,存在外部发行机构、客户、与”关联代币”持有者三方主体。以NBT为例,可见,当Nu系统内设的“预言机”发现NBT的市场需求即将增加时,Nubits公司发行的另一代币NSR的持有者有权投票决定是否发行NBT以及发行的数量、指定的外部发行机构即NBT保管人(通常是数字货币交易所)。当NSR持有者决定发行后,系统会生成相应数量的NBT并发送至指定发行机构的钱包地址。外部发行机构可通过相关业务将新发行的NBT提供给有购买需求的客户。外部发行机构获取货币发行收益后,会将部分收益支付给NSR持有者,作为发行NBT与维护发行运营系统的奖励。如NBT的市场需求减少,NSR持有者有权投票决定提高NBT的利率,鼓励客户持有NBT;在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NSR持有者有权投票决定降低系统内NBT与NSR之间的兑换价格,使原NBT持有者转换为NSR持有者,从而减少流通中NBT的数量,抬升NBT的价格。
议题三:稳定币存在哪些风险?
首先是链下型稳定币,其具有私人信用、银行信用和国家信用。其中,国家信用风险较低,因为其主要是使用美元欧元等国家信用好的货币。如果未来锚定的货币多元,则其风险提升。银行风险方面,实际上是受银行所在地监管水平、风控能力等多方面影响。私人信用方面,在缺乏监管情况下,稳定币发行公司可能将所募集的法币资金用于高风险投资活动,此外还有可能滥发、超发稳定币,影响稳定币的价格稳定。
对于链上型和算法型稳定币,柯达表示,由于其不涉及法定货币,因此不存在任何私人银行以及国家信用的风险,但却存在着“信任”风险,即关联代币持有者与外部参与者的货币调控能力与调控的中立性风险。
调控能力方面,无论是链上还是算法型稳定币,其关联代币持有者的调控能力是很不足的。例如,根据DAI的机制设计,是比较类似于央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的方式以及基准利率的货币政策来影响供应量。但对于法定货币而言,是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央行的货币政策由提供合法性保障,而符合行业标准的专家选任与决策程序为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提供了合理性保障。但对于这些稳定币,只需成为关联代币的持有者就可以任意的操纵稳定性,门槛特别低。假如某人掌握了一半以上的MKR,便可对DAI价格进行随意的操纵。
中立性风险方面也值得商榷。假如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交易所可能会出于营业需要,将NBT的发行准备资金与自有资金发生混同,然后从事于其他高风险的投资行为,所以这方面也存在信任风险。
议题四:如何监管三类稳定币?
针对链下型稳定币的监管,柯达认为可以参考第三方支付监管的逻辑。首先可采取牌照制,例如纽约州《虚拟货币监管法案》规定,凡进行数字货币兑换、发行或管理业务等数字货币商业活动的主体,均要向纽约金融服务局申请牌照。其次,可对发行公司募集的法币资金进行专项管理,限制发行公司对法币资金的使用。最后可要求发行公司实时或定期披露法币资金存管信息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偿付能力的信息。
而在现有的监管体制下,难以对链下型和算法型进行比较好的监管。因为按照现有的监管方法,例如牌照和信息披露,对于规范外部产品的中立性或许能起到作用。但对于分散化、流动化的货币持有者而言,监管成本却显得过于高昂。对于链下型和算法型,柯达建议采取监管科技的方式,目前,部分国家的监管者已在监管的方式上进行了一些创新性尝试,如将监管机构作为稳定币底层区块链中的“特权节点”。能对稳定币中的交易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提早作出风险预警和链上行为干预,便可消减私人主体货币调控能力与中立性带来的“信任”风险。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区块链研究中心“区块链与监管主题系列沙龙”简介
区块链与监管主题系列沙龙是由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区块链研究中心定期举办的闭门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与会,就核心领域的重点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共同推进行业发展。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区块链研究中心成立于2018年5月,下设于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由腾讯公司、高榕资本、凡普金科集团、水滴公司和ObEN共同捐赠设立,致力于成为全球区块链领域领先的研究平台和交流平台。
区块链研究中心聚焦于全球区块链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对发展过程中的前沿性、长期性和重大性问题进行捕捉并开展研究,为区块链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特别是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创新结合做出贡献。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