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360金融递交赴美IPO申请
上市前景如何?
互联网企业纷纷拆分金融业务下
“巨头系”金融竞争格局会如何变化?

本期嘉宾:

曾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柏亮:零壹财经创始人

近期,360金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申请书,这也是互联网巨头系里第一个冲击资本市场的金融科技平台。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360金融计划募集资金2亿美元。

事实上,相继拆分金融业务,成为了近年国内互联网巨头企业的标准动作。继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单独拆分后,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百度、小米和360都对旗下的金融业务进行了调整。4月,百度宣布旗下金融服务事业群组正式完成拆分,拆分后将启用全新品牌度小满独立运营;7月成功赴港上市的小米也在招股书中表示,未来小米金融将脱离集团“单飞”。目前,在BATJ中,仅剩腾讯还尚未出现将金融业务进行分拆,独立运营的动态。

1.  拆分金融业务意欲为何?

主持人:我们看见在这些互联网巨头公司当中,360金融其实是最晚一个被拆分出来的,但是它现在却赶在这些互联网公司当中最早去上市,这个原因是什么?

柏亮:这个根据各家公司的禀赋和具体的情况,不太一样。360的母公司集团跟比如说像阿里、百度、京东、腾讯这些相比来说,它的网上流量的消费场景性更弱一些。京东、淘宝它有更强的消费场景,腾讯有更强的社交场景,所以它的这些流量对它的金融业务的支撑更长期、更大一些。360相对来说它的流量跟金融的联系更弱一些,所以它孵化出来这样一个平台,那这个平台需要更早的去独立成长。所以其实在上市的选择上,一般大概有两种,一种是成长期的上市,一种是成熟期上市,成长期上市其实是上市带来的融资、带来的品牌效应和战略资源来支撑它下一步的快速成长;成熟期是积累了大量的资产资金规模、商业模式比较成型以后,为获得更好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估值。我认为360金融应该属于成长期去融资,它通过上市带来的资金、品牌以及其他相关境内外资源支撑它下一步的战略性成长。

主持人:我们看见现在互联网公司其实都在拆分,大部分都在拆分自己的金融业务板块,并且正在逐步一轮一轮的融资,然后要准备上市,为什么要走这么一步?

曾刚:一个方面就是拆分的话,实际上有助于它整个板块的管理、单独的融资。还有就是从现在这种监管的方向来看,监管是慢慢趋严的,所以从事金融业务的话是要专业性的,最好有一定牌照的,专业化的管理肯定是个趋势。实际上不仅互联网金融,现在很多实体机构,原来大量投资于金融牌照的,现在都开始要进行剥离,成立专门的金融控股集团,这是从监管合规的角度来讲。既然叫金融,从事金融业务,也要在大的监管方向范围内去考虑这个事情。所以说这个我想是符合它长远监管上的要求的。第二个,从管理上来讲,金融相对来讲是专业性的,和它原来的业务之间恐怕要进行一定的隔离,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讲,还是有一定好处的。剥离之后,可能金融业务和实体业务之间不会有直接的往来,避免原来我们很多人讲它既是信息的提供者,同时又从事金融业务,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竞争,很容易出现一些被认为是不公平或者内部交易,当然也存在着风险传递。所以之前很多人提过,尤其我们一些特别大的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市场上信息的垄断者,在这个情况下如果和其他机构再直接竞争的话,恐怕就有这个问题。

所以剥离的话,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有一定好处,所以我想从对他们长远发展、规范的角度,和市场竞争的公平性的角度来讲,这种剥离是好的。当然从它自己角度来讲,剥离了会降低对它原有资源的利用。刚才讲像360这种母体资源不算太多,剥离对它来讲比较干脆,反正也没有失去太多。但是我们有些平台是很强大的,基本上很多流量都来自于客户,来自于原来平台的提供,这种剥离的话,如果真剥离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它未来金融独立发展的前提和空间。所以说越是平台强大的话,我想它剥离的动力可能就会越弱;越是这种母体资源少的,越是愿意出去闯天下。

柏亮:剥离以后,通过独立融资和上市还能产生两个价值:第一,通过融资等,获得更多的战略资源。比如说蚂蚁金服它几十家新的股东,使它的整个战略资源取得了很大的改善。第二个就是通过把这个独立的公司估值做大,然后上市,通过这些用户资源的变现能力获得了一个股权收益的杠杆,这种杠杆是相当于提前收了未来几十年的收益,这个是使它的商业价值变现得到一个更大的提升,我觉得单纯从商业上来讲其实还是有动力这样去做的。

2.  360金融上市前景如何?

主持人:我们知道360金融它的业务主要来源于360借条,那就是助贷,还有联合放贷这些方式,刚才柏老师也说了360的优势和劣势非常清晰,流量很大,用户很大,数据很多,也有资金优势,但是缺乏场景,再加上牌照比较少,所以首先想问柏老师,它上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柏亮:360金融的基本模式其实很简单,两端去赚钱。在银行或者金融机构这一端现在有几十家合作机构,它帮这些金融机构做流程管理、流程的自动化、风控的技术输出等等,包括精准获客。然后在用户这一端帮你做信用评估、获客等等,然后帮你获得银行的贷款,其实中间收的是手续费。所以它其实本质上是一个助贷机构或者技术服务机构,它需要获得的是广大的用户,所以你看它的融资用途里面,40%—也就是说2亿美金的8000万美金,5.6亿人民币,是要用来做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的,说明它需要更多的钱去获得更多的用户。同时品牌做大也有利于它获得B端资源,其实它的B端资源从数量来看跟百度的度小满,跟蚂蚁金服,跟京东金融还差很远。

主持人:所以这个上市融了一大笔钱都是要拓展市场用的,增加它的流量,曾老师,您怎么看待它的前景?

曾刚:这种业务模式现在不少见,现在很多的金融科技企业都是沿着这个思路在做,助贷或者联合放贷,不光是一般的,蚂蚁、京东、包括微利贷、微众银行也都在做类似的服务,这块竞争蛮激烈,我个人觉得这块未来也是很不好做的。从目前来看的话,真正有潜力的或者可持续性的还是在C端,其实B端这个投入很大,也不见效,对银行来讲非常简单,我得赚到钱,我不管投入多少。高科技、智能风控,如果不带来客户增长和收入增加的话,这都是空话。现在很多金融科技是虚的,飘在面上的,真正要做的是把下面客户场景拿出来,能把客户抓出来,在这点上我们现在好多金融科技公司实际上没有这个能力,因为你说所谓的大数据再好,解决不了我客源增加的问题。

所以说,未来一段时间金融科技和银行合作的这块市场也是高度分化的,会有比较好的机构,但是这些机构真正强的能力是你能够把客户直接推给我,这点很重要,而不是技术本身,技术本身实际上没有太大意义,技术如果不产生收入的话,技术没有可持续性。银行获得不了的客户你能帮我获得,这才是联合贷款或者助贷真正核心的意义之所在。

3.  脱离母集团其竞争力如何?

主持人:现在的很多金融业务平台都是依靠原有集团的,不管从技术上还是资金上,还是流量上,都有集团在后面支持,所以一旦发展到后期,它的天花板可能就会比较容易看得见,所以柏老师,之后该怎么竞争?

柏亮:其实这也是为什么360要在现在这个阶段就去融资上市的一个原因。就是在现在行业大局还没有完全定下来的情况下,像他们这样的机构就只有获得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去冲击战略更大的市场,那你像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可能现在它的首要目标不是去占领目标,而是在自己的商业模式的合规性、商业模式的延展性和可持续性上,以及在它的全球布局上做文章了,所以其实它们是处于不同的阶段。对于像360这一类的机构,其实还有一批金融科技的公司,它们现在都面临同样的问题,除了你的母公司赋予你的流量和场景以外,你具不具备独立生存能力,也就是说你的这个金融业务在你集团能发挥的价值只是增加用户服务变现的价值,还是能够增加新的资源价值和股权价值,那其实就要看你具不具备在金融市场上去独立发展,去闯天下的能力。

所以现在大概就是两种模式,一种是前几年获得了很多牌照的,其实就使自己面临着一个相对混业的综合金融服务的平台,像最典型的就是蚂蚁,其实从去年以来,金融和科技在分家,先分家再合流,有技术未必能做金融,但是你可以为做金融的人提供服务。所以有牌照资源的机构就走向了综合服务,然后没有牌照的机构就变成了技术服务机构,包括京东,京东连名字都改了,把“京东金融”改成“京东数科”。但是即使它改了,在最近的京东金融高层发言里面还是说“金融业务是我们的核心业务”。

所以具备发展金融业务本身的能力的公司还是会把这个东西作为核心竞争力,不具备牌照资源,不具备发展金融业务本身的,它只有一条路,就是把自己的技术做强,把流量做大。所以类似于360这样的公司,基于原来的流量做起来了,它接下来要做的,在现在牌照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要做的就是不断强化自己的科技服务能力和用户拓展能力,尤其是独立的用户拓展能力。

主持人:现在很多公司做的业务其实也是趋同的,比如说做消费分期,做理财,还有一些支付,其实这个区别是很小的,怎么看待这种趋同性?

曾刚:这个很正常,商业银行更是趋同的。每家银行的业务范围都是一样的,你在工行能办的业务在建行都能办,金融本来是高度标准化的一个行业,所以趋同是很正常的。但是它的内涵会有差异,比如会针对不同客户有个性化差异的产品,但是并不改变产品的性质。所以我觉得趋同没有什么问题,因为金融你要说到底就三个功能,存贷汇,你看它们已经基本上覆盖了这三个方面,说明他们已经很全了。我想说的是什么呢?刚才你想提的意思实际上他们业务客户对象,或者发展的路径,可能会相互的比较重叠。但这个我想也是很正常,因为这个行业本身,像互联网金融兴起到现在,它也在一个不断的发展成熟过程当中,所以这个过程当中,肯定是刚开始大家高度趋同,产能过剩,淘汰一批,然后稳定下来,进入比较稳定的状态。银行因为有监管,所以它能够在高度一致的情况下维持很长时间,互联网金融现在实际上还是在监管体系之外,大家基本上是自行消灭,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就要发挥作用,所以我倒觉得这是正常现象。产能过剩是正常现象,因为必须有产能过剩,才能把市场中最好的挑出来,所以产能过剩本来就是竞争的体现。

4.  如何看待估值争议?

主持人:那您怎么看现在市场热议的估值问题?

曾刚:市场估值是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有很大的变化,这个很正常,我们就不说没有上市企业估值了,你看上市的,腾讯、阿里、京东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股票也跌的一塌糊涂,你不能说它企业不行了,你看它的业绩实际上像阿里、腾讯的业绩都是不错的,但是跌了40%,但是你不能拿这个反映它企业怎么样,因为全球的金融环境是在发生变化,上市的波动,必然会影响到没有上市的,因为没有上市的企业最后是要在二级市场卖掉的,如果二级市场卖掉的价格是往下跌的话,那没有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估值都往下跌,所以我想这个主要还是受资本市场大环境的影响,这个跟企业本身不见得有太大的直接关系。

主持人:那在这样一个市场环境之下,360金融一旦去上市的话,会不会对它的股价产生影响呢?或者说上市就像很多新金融企业一样,一到美国到香港上市就出现破发的情况,对它的影响是怎样的?

柏亮:这两年上市的全部破发,无一例外。首先资本市场都处于高度波动,尤其今年以来都是狂跌,全球市场都是如此,无一幸免,无论是以前强劲的科技股还是消费股,还是像这些金融类股票。另外其实它也是金融科技或者互联网金融这种商业模式经受资本市场重新检视的一个过程,最早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比如lending  club,它上市以后就是一路下跌,几乎没有像样的反弹过。像宜人贷,经历过一波上涨后也下跌。这也是刚才曾老师讲的,资本市场大环境覆巢之下无完卵,大家都无法避免。其次是大家对这个商业模式的认知,最开始大家认知金融科技的时候,还是认为它是个技术股,技术股就比如苹果、亚马逊、阿里、京东这些,它的估值很高,甚至很多企业一直是亏损的,因为大家看到你长期快速增长过程。但是当这些以借贷业务为主的金融科技公司上市以后,资本市场逐渐又把它认为是一个金融股,金融股的估值就很低,所以看全球互联网金融或者金融科技指数也挺有意思的,除了纳斯达克推出的金融科技指数是一路上涨的以外,其他的金融科技指数全是一路下跌的,因为成份不一样,纳斯达克推出的金融股它的成份主要是科技公司,其实跟我们中国有一点点差异,为金融服务、金融交易提供服务的公司,而不是自己做金融产品的公司,所以纳斯达克那个金融科技指数里面,把纳斯达克自己也作为金融科技股,所以它那个金融科技指数是一路上升的,其他金融科技指数一路是下跌的。

所以像360金融上市其实也涉及到到底在你的商业模式里面,决定你未来盈利前景和成长前景的,是你的金融定价能力,还是你的科技发展能力,是你运营金融产品的能力,还是你做科技的能力。

主持人:那在360金融上市之后,随后阿里、百度、京东这些会不会很快的跟上?

曾刚:我觉得这个事情,实际上阿里、京东,他们已经走了很长了,包括募资已经募了好多轮了,而且大家上市的目的不一样,有的因为缺钱,现在要先融点钱进来,然后占领高地,去砸钱烧钱用,这种是属于风险比较高的初创阶段的,但是像阿里京东这种,尤其阿里这种,现金流根本不缺,也不着急上市,可能要选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当然投资人也可能对它有期许,它又不缺钱,拿钱干什么?它上市的主要目的是给股东做退出用的,跟360上市目的不一样。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有他们自己的规划,而且由于它的规模体量比较大,在目前这个市场环境下,你选择上市,显然不见得是特别合适的,你怎么也要挑一个市场环境好的时候。所以大家的目的不一样,所处阶段不同,上市目的也不同,所以不存在谁带动谁的问题,只是大家的诉求和发展不一样。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