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向世人传递着我国进一步扩大进口的决心。对于老百姓来说,扩大进口意味着可以越来越多地享受到全球各地的优质商品与服务,而居民消费结构与潜力也势必会因此得到更深层次的优化与释放。

事实上,扩大进口能够有效促进国内的居民消费升级,已经得到了历史一次又一次印证,我们不妨由此说开去。

历次消费升级都与扩大进口高度相关

所谓消费升级,理应包括“量”与“质”两方面内容;前者表示消费规模的扩张,后者体现消费结构的演进。二者相互辉映,共同反映了国人消费水平的提升与生活质量的改善。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大体经历了四次消费升级浪潮,每一次消费升级背后都有着进口扩大的身影。

1978年开始的第一次消费升级,主要表现为食品消费比重的下降与轻工业产品比重的上升。其中,对外开放的伟大举措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外消费品涌入国门,我国居民长期被压抑的消费需求逐渐释放,直接表现便是家中的耐用消费品普遍实现了由“老三件”向“新三件”的转变。

1992年至1998年的第二次消费升级,人们的消费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除了彩电、冰箱、洗衣机之外,录像机、大尺寸彩电、冷暖空调以及台式电脑等进口商品也开始陆续进入百姓生活。其间,我国进口金额的当月同比数值在大部分时间段里均为正,1996年1月甚至达到了55.7%;相应地,1992年-1998年,我国消费规模庞大,对GDP的平均贡献高达51.87%。

1998年以后,车子和房子日益成为我国居民第三轮消费升级的主要载体,而进口车消费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品牌与款式的增加,人们在进口汽车上的消费也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市场年鉴》的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1年,我国进口汽车上牌数量从11.9万辆上升到82.4万辆,短短五年时间增幅近7倍(参见图1)。

自2012年起,新一轮消费升级浪潮席卷而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从消费结构上看,我国居民的服务类消费增长迅速,占比不断提高;

从消费偏好上看,人们更加注重商品的质量与消费体验,对于知名品牌的消费逐步回归理性。

此时,随着进口的持续扩大,高质量的休闲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开始备受国内消费者追捧,这也进一步推动了国人的消费升级。

从改革开放至今消费升级的变迁历程来看,我国居民的消费状况普遍发生了从有到精的改善性升级,而扩大进口的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在诸多方面激发了人们的消费意识觉醒,还大大助力了消费规模的增加与消费结构的升级,并为国民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扩大进口从三方面为消费升级赋能

那么,扩大进口如何赋能国内居民消费升级呢?在笔者看来,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体现。

第一,正向的技术外溢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

高质量进口商品自带正向的技术外溢效应,相当于将国外先进的研发与生产成果分享至国内,由此可供国内厂商与劳动力学习参考,进而降低我国产品研发的风险,让相关产业更快地达到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的目的,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后发优势”。

以彩电行业为例,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就已经拥有了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然而苦于产量、质量、性能等方面的落后,迟迟未能打开局面。在对外开放与扩大进口的带动下,我国彩电行业得以凭借后发优势快速发展,并在全球市场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了我国居民彩电消费规模的扩张。

第二,加剧竞争,倒逼国内产业转型。

进口商品的大规模涌入,不可避免地引发国内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短期来看很可能会给部分国内企业带来较大压力。不过,这也可以产生一种“倒逼效应”,进一步增强本土企业研发投入、技术改进与创新的积极性,使自身竞争力得以提升,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汽车行业便是典型例证。一直以来,我国通过汽车进口、合资办厂等方式来引进国外先进产品与技术,然而激烈的竞争并没有让本土车企没落,相反,一批本土车企还因此加大了研发投入与经营改善力度,不少汽车品牌已经走向世界。而我国广大居民自然也是本土车企崛起的主要受益者。

第三,更大程度地满足国内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提升消费者福利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进口本国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具备成本优势的产品,扩大消费者可选择的商品范围,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降低消费品价格,从而增加消费者效用。这在我国现实情况中也是适用的。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正在向个性化与多样化方向转变,而对于健康饮食、医疗康复、信息通信、文化创意等领域优质特色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更是持续高速增长。但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意、营销模式等方面仍与国外有一定差距,相当一部分商品和服务不具备比较优势。例如在高端药品、高品质保健品、文化体育、旅游住宿等领域,我国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此时,持续扩大进口势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内消费市场起到补充作用,进而满足我国居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为百姓生活增添福祉。

综上可见,扩大进口能推动我国产业转型与居民消费升级,并进一步挖掘内需的潜力。

除了扩大进口,还应该做哪些工作?

就当前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即投资、出口和消费)而言,消费对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日渐凸显,但就目前来看,国内的消费潜能依然没有得到完全发挥,消费外流现象颇为显著。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2012年-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由2.1万亿元增加到8.06万亿元,年均增速始终高于20%(参见图2)。

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报告同样说明,2017年我国游客境外消费总额为2580亿美元,位居全球榜首。由此可见,我国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并不是没有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而是基于价差、品牌信任差异等原因,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倾向于在境内挣钱,在境外花钱。这无形中也制约了国内消费升级的步伐。

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商品与服务供给体系不够完善。虽然扩大进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问题,但除此之外,还需要尽可能健全消费市场的供给端,而提高商品质量自然是第一要务。为此,我们需要着力推动技术进步与生产效率提高,以此来实现商品质量更加优化与商品品类愈加丰富,并且通过减少生产成本来带动商品价格的不断降低,从而让国人能够提高自身的边际消费倾向,激发消费潜力。

此外,政府部门还应着力构建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推进国内消费品与国际标准对标,在支持企业培育新品牌等方面落实政策,强化监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等。

(微信公众号:苏宁财富资讯    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付一夫)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