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近一年来,你可能不断地听到630大限这个词,指的便是2018年6月30日这一天。由于被指定为互联网金融三个细分领域的整改截止时点,这一天便具有某种特殊含义。
为了迎接630的到来,从业机构忙于合规整改,市场观察者也预测了各种结局;而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却轻飘飘地就过去了,倒是出人意料地很。下面,我们就分别看看这三个截止期限。
被不定时延后的P2P平台备案
虽然备案是个生死线,但网贷行业对630是充满期待的。
备案延期的消息公布后,有一个网贷创业者不无失望地对我讲,本以为630之后就熬出头了,听到备案延期的消息后,整个团队备受打击,不知何时是个头。
这种感受当然是一家之言,那些合规整改进度很慢的平台,巴不得备案延期,这样通过备案的概率才会高一点,起码也可以多活一段时间。但就那些严格按照期限推进整改的平台而言,眼看备案“牌照”到手,骤然失去的心情倒也可以理解。
合规性较高平台遭受的打击,除了情绪性原因,还有现实性因素。在“双降”的整改要求下,平台规模不能增长,核心骨干的薪资也就很难增长,薪资受限;业务模式和产品创新受限,员工的抱负也难以施展,成长空间受限。于是,人才难留,成为备案之前摆在合规平台面前的重要挑战。
2018年上半年,明知时间窗口很差,不少P2P平台依然选择带血IPO,我想,稳定队伍也是重要的原因。越是艰难时刻,队伍的稳定愈发重要。
但是,备案这个事,承载的东西太多,没准备好的情况下贸然推动,绝对后患无穷。从这个角度,一再推迟,也是无可奈何。
唐小僧爆雷后,不少投资者成立了维权群,把矛头指向了资金托管方和广告平台,比如唐小僧曾植入知名电视剧《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不少人是追这个电视剧知道唐小僧的。现在唐小僧出问题了,广告公司、剧组甚至视频平台,该不该承担责任呢?
其实第三方也为难。P2P行业要存续,需要与各方打交道,市场推广、支付通道、资金存管、合同存证等等。面对处于整改期的行业,第三方无从判断哪家平台更合规,要么一概拒绝合作,要么只能在商言商,暂时忽略平台的合规属性。
法理上的责任容易说明白,投资者的诉求与“声讨”就很难撇清楚了。所以,如果备案草草推出,通过备案的平台一旦爆雷,投资者首先会责问,这样的平台当初是怎么通过备案的。
为了杜绝这种情况,通过备案的平台便不能再轻易爆雷,大概率会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解决困难。乐意接盘的企业多得是,毕竟,备案“牌照”本身也是有价值的。
当备案=不死金身,备案本身自然要谨慎。而为了获得这种“不死金身”,平台多等几个月或十几个月,似乎也值得。
至于备案延期至哪个时点,并无确切消息。不过有一点可以明确,合规经营、好好活着,总能等到那一天。极端情况下,既便备案迟迟不来,也没什么,因为,迟迟等不到备案与行业不需要备案是同样的效果。
互联网资管的终结
2017年7月,监管下发《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的通知》,要求“各地互联网平台在7月15日前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涉嫌突破政策红线的违法违规业务的增量。同时,互联网平台须积极配合各类交易场所妥善化解存量违法违规业务。”
从监管精神看,互联网资管的命运其实已经注定,2018年4月互联网资管新规的出台,不过是靴子落地。
互联网资管新规收回了互联网平台的理财产品发行权,并对代销持牌机构产品实施严格资质管理,站在整个金融体系来看,属于影子银行体系清理的一部分。只不过,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子银行治理,结果是从表外回归表内;而互联网平台的影子银行治理,则是彻底失去了开展此类业务的资格。
目的不同,方法与路径也有显著差异。
针对传统金融机构的资管新规,设置了整改过渡期,最晚至2020年底,过渡期内,也充分考虑了流动性安排,允许金融机构发行老产品(即资管新规下的违规产品)接续存量产品的未到期资产。
对于互联网资管产品,则明确要求违规存量业务应当最迟于2018年6月底前压缩至零,给了3个月的过渡期。
考虑到很多理财产品的期限都在6-12个月左右,3个月的清理过渡期,意味着需要在产品自然到期前予以清理完毕。在处理方法上,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以政策不可抗力为由说服借款人提前还款;二是由平台垫付资金向投资者赎回资产,然后静待产品到期。
第一种方法会打乱借款人的流动性安排,甚至会引发借款人资金断裂,人为制造信用逾期,执行难度很大。第二种方法则对平台的资本实力提出很高要求,多数中小平台而言,未必有这个能力,对大平台而言,也是很大的挑战。
传统金融机构的资管清理,需要考虑流动性问题并给予过渡期,互联网资管的清理,在实际落地时一定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考虑到一切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都以不引发新的系统风险为原则,政策期限应服从于事实结果,若最终结果表明630并非最终期限,那么,630也就不是最终期限。
第三方支付断直连
对支付行业而言,630是个大日子,是直连模式正式过渡至间联模式的转折点,以第三方支付向网联等转接清算机构切量为标志性事件。
随着直连模式成为历史,或许更便于我们立体地认识直连。
一方面,直连模式有着不容忽视的缺陷,才有了断直连的发生,比如信息孤岛问题、比如多点接入的成本问题、比如缺乏中央对手方的流动性风险问题等等,这里不再赘述。
另一方面,直连模式能够成为第三方支付行业主流的模式,自然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比如灵活性,比如更低的成本。这些优点最终转化为优质的用户体验,助力了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崛起。
举个简单的例子,2013年前后第三方支付大发展的前夜,银行账户跨行转账都是收费的,而第三方支付,无论是提现还是转账,对C端用户都是免费的。这里面有竞争策略的因素,更重要的,则是直连模式下,用户的提现和转账均可以转变为银行行内转账,成本是可控的,这才是支付机构免费的底气。
后来,随着银行业机构的奋起直追,在支付体验上已经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相差无几,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直连模式的优点不再重要。而当支付行业已然做大,甚至具有了系统影响力时,直连模式的缺点却愈发凸显,断直连,也就水到渠成了。
断直连利好中小支付机构、利好监管机构的风险防控、利好行业统一标准的出台,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利好整个支付行业。不过,断直连并不是终点。
断直连只是第三方支付监管组合拳的一环,断直连是备付金集中存管的前提条件,断直连落地后,备付金集中存管也就不远了。
人民银行于6月29日发布《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
可谓环环相扣。
过程是曲折的,结果则是注定的。
630的意义
2015年12月,以e租宝为代表的非法集资平台密集爆雷,拉开了互金强监管的序幕。而在630这个本应标志互金行业全面合规的时点,P2P行业却再次发生爆雷潮。据网贷之家数据,2018年6月份,先后有52家P2P平台爆雷,引起了投资者的恐慌,也再次引发了舆论层面大讨论。
强监管的成效是显著的,P2P行业的进步也有目共睹,而投资者依旧不能放心地投资P2P,原因出在哪里?
当我们去剖析典型的爆雷平台时,发现这些平台或多或少都有了旁氏的影子,最终也多被定性为非法集资,早已不是纯粹的P2P。所以,问题出在非法集资身上,只不过非法集资平台头戴P2P的帽子罢了。
既然P2P只是替罪羊,那非法集资平台的密集爆雷就不妨碍P2P的合规整改适时告一段落,这个行业,总归要回归常态。其实,何止是P2P行业呢,包括第三方支付、消费金融在内的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也需要适时回归常态。
毕竟,行业永无完美之日,投资者保护也永无终止之时。通过进一步的高压监管,我们或许能让非法集资平台换顶帽子(比如区块链),但杜绝不了非法集资本身。打击非法集资,永远在路上;金融监管,也永远在路上。
我们总需要一个日子,一个哪怕并不完美的日子,与过去道别,与未来相见。或许,这才是630大限之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意义。
作者:薛洪言,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