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网贷备案大限将近,中介高额收费引起热议,网贷备案中介是否必要?
后备案时代网贷行业如何发展?
本期嘉宾:
肖飒: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
郭大刚: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秘书长
张化桥:中国支付通集团董事长
以下为视频主要内容:
网贷备案需要中介吗?
距离监管要求的网贷平台登记备案大限已不足两月,大标资产难以消化、存管银行频繁更换、未持牌互联网资管业务被叫停,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也促生了网贷备案中介这一产业的出现。近期,一则“网贷备案中介50万元起步”的消息,引起了网贷行业的热议,部分打着备案包过旗号的机构开始大肆向备案心切的网贷平台们兜售中介服务,有网贷从业者表示,有备案中介号称,根据平台体量大小决定收费高低,备案不过全额退款。事实上,根据各地网贷备案政策不同,对于中介服务的需求也存在差异。近期,深圳市金融办表示备案工作将下放区金融办,并交由第三方验收,同时将公开征集法律服务与会计中介服务的中介供应商。而上海地区的网贷平台在备案过程中,由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和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也是备案标配之一。但在北京似乎并没有备案中介的生存空间,有接近北京地区备案组人士表示,北京地区平台向监管方提出申请,监管方以财政拨款的形式,外请第三方律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对平台进行逐条逐项的现场验收。备案中介的消息搅乱了一池春水,但中介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也只有到备案结果公布的才能知晓。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表示,目前因私人目的想在网贷平台做不合规行为的主体大有所在。她提到:“目前还是反对通过关系帮某些平台搞定备案事则的掮客行为。”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大纲则认为,备案中介并非正常需求。他表示:“天生能备案的,对业务非常的了解的机构是不会需要备案中介的服务的。因此,这些主体自身也有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这个现象其实并不反常。”
肖飒指出,某些机构对网贷备案的确有促进作用。但是她反对掮客通过关系和人脉来达到备案要求。她谈到:“有些掮客可能会声称自己有资源而漫天要价,其实是一个博傻过程,如果机构相信,就会有通过的几率,可以赚到钱。如果赚不到钱,备案不成功,他们会退还相应的资金,双方都不会吃亏。实际上也可以称之为博概率问题。如果就网贷备案中介机构而言,在北京是由北京市政府来做相应的招投标的工作,会计师事务所可能是三万多,律师事务所是一万多,整体是由政府组织招投标。”
郭大纲表示,验收备案的要求非常精准,通常为一起一测,合格一家备案一家。他提到:“某些人会打着专业旗号,某些机构也会打着幌子来进行中介行为。但如果企业整改完毕,就不需要任何机构的帮助。有些不合规的公司企业,就算做再多任何无意义的努力,也无法备案。”
如今,为了顺利通过备案,很多平台除寻找中介之外,还会通过借壳的方式。借壳即通过购买资质较好、备案通过可能性高、以及注册地和备案要求相对较低的平台先进行备案,备案成功之后再将原始业务转移,肖飒认为这种方式并不合规。她提到:“注册地和实际经营地应该匹配,比如说在北京的148条中,注册地即实际经营地。如果在北京进行实际运营,却在西藏或者新疆买壳,这属于异地经营现象,这种做法并不合规。”
此外,肖飒还提出,注册地与实际运营地所属同一个地方的借壳方式非常难,“目前市场上十个壳中有九个都有相应资产方面或者有其他方面的漏洞,因此购买这些壳有相应的风险,要相当谨慎。国家不反对并购,股权并购和资产并购都属于合法行为。只是某些P2P实际上有很多黑洞存在,比如资产不对应以及曾有过自融、自担的问题。网贷备案标准十分严格,如果买到了有问题的壳,便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郭大刚赞同肖飒的观点,认为通过借壳备案无法使主体实现真正的合规。他表示:“卖方与买方分别是谁,卖方与买房的需求又是什么?合规机构一旦完成备案,业务得以正常开展,其价值自然能体现出来,因此便不需要卖出。假如仅通过卖壳来套利去回收成本,这样的机构就无法通过备案。并非持续经营,并非实现三农、实现普惠,也并非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机构也很难备案。买这种机构的人,目的也并不单出。买卖双方都有问题,因此从业务结构而言,它会有很大的挑战。”
备案难度再加码 平台”脱马甲“将合并验收
近期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29号文,郭大刚表示该文的出台会对需要备案的机构有一定的影响,原来没有做功课、没有踏踏实实做投资和场景、没有能力的机构一定会离场。他谈到:“真正有能力的机构,获得资金后会投资在资产定价能力上,其余是原有的场景切分问题。”郭大刚提出:“有三类资产:第一类是大资管针对的资产,虽然严重缺乏适当性,但具有资源性,规模很大,因为它相对容易,所以被很多人采取,但目前此类资产已被停止,它仅占整体存量的两到三成左右;第二类是中小微企业经营贷,尤其是大额借贷,但它风险相对较高。风险对冲靠资产,即还款能力。大额资产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具备,如果用互联网平台来承载,风险就会更高;第三类是小额分散的资产。假如有风险定价能力和贷前、贷中、贷后的管理能力,那么P2P做零售部分没有问题。而目前很少有机构可以将完整的能力建起来,基本没有核心竞价能力。”
有些企业为了符合备案要求,会将不合规的业务剥离到其他子公司。29号文下发后,剥离出去的违规的资产也同样要进行备案,肖飒对这种做法表示反对,她提出:“为保主壳能成功备案,很多机构选择剥离不合规业务。但是业务转移后,被转移机构也同样违法,它也没有相应资质。所以对被转移机构而言,它有相应的法律风险。29号文的出台后,实际上就是对剥离的业务进行审查,可以明确企业在备案前两个曾剥离过什么资产,然后对其进行考察。这样一来就增加了合规备案的难度,成功率就会降低。
郭大纲对肖飒的观点表示认同,他还提出:“存量业务要去化周期,这类资产往往层层嵌套,通过交易所来实现。去化周期在4、5、6三个月内完成非常紧张,并且很多机构都说自己不是P2P,因此通过P2P进行分装就面临很现实的挑战——存管。短期内解决存管问题非常具有挑战性,有无备案可能其实早已注定。”
备案成功的平台就一定安全吗?
关于已经通过备案的平台是否靠谱的问题,郭大刚认为,备案只是行政性行为,并不能对整个机构主体的风险做出客观的判断。他表示:“并不是备案后就没有风险,也不能说工商注册后企业就不会倒闭。备案后机构主体的风险并非会降低,只是它符合了基本红线的要求。但它的持续能力、运营能力、资产定价能力、抗风险能力究竟如何,还需要综合评判。“
他还谈到:”长期运营还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并非通过备案就真正具有实力,很多能力也并非在备案时就可以完全体现,比如持续经营能力和定价能力,就应按业务走向不断地进行调整。曾经不代表将来,原来通过备案不代表将来不会出局,所以市场在这其中起很大作用,行政也不会干预。”
网贷平台应具备哪些竞争力?
《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从事互联网资管业务需持牌上岗,未经许可开展的互联网资管存量业务最迟要在今年6月底前清零,“定向委托投资”、“收益权转让”等业务模式也被明令禁止。随着大额标处置、定期产品调整、集合标下架、金交所产品需持牌等规定,网贷平台各项业务在没有增量的情况下,存量业务规模也急剧收缩,逐渐回归到网贷信息中介的小额分散本质。有消息人士指出,网贷备案将可能会被延期,市场就网贷行业的前景和空间也出现了分化的观点,对此中国支付通集团董事长张化桥为我们做出了分析。
张化桥认为目前网贷行业的状态很好。他指出:“传统小额贷款公司在2010年到2011年达到顶峰。而现在,传统小额贷款公司基本覆灭,只剩一些公司在没有杠杆、没有放大可能的的情景下艰难的往前走。它们不会发展得更好,甚至可能全面覆灭。而现在,特别从2015年开始,P2P以及网贷发展也逐渐趋弱,网络小额贷款例外,虽然它们大多没有牌照,但目前的行业状态日趋完好。”
此外,张化桥还认为,网贷门槛非常高,而且将越来越高,虽然新规提升了门槛,但即使没有新规,竞争、运营成本、坏账、流量成本,也会提升门槛。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提出企业必须首要拥有四点核心竞争力。
首先,创业者必须非常敬业,能够吃苦,坚持不懈,同时也必须具备管理能力。
第二,它必须拥有流量成本,获客成本必须足够低,有些企业很幸运,成本低科技好,或者推广能力强,获客成本低。
第三,具有一定的风控能力。
有些网贷平台或者金融科技公司都表示他们有很强的风控力和获客力,但同质化现象很严重,张化桥认为,他们的竞争差别非常大。他提到:“比较坏账就可得知,他们的竞争、运营成本、客户体验其实有很大区别,所谓同质化,只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地重复着相同的话和词。”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