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在DoNews年会的时候,听人人的刘健讲了这个一个故事。说他在打的的时候,司机问他有没有支付宝。因为如果用支付宝支付的话,司机和乘客都能赚到5元钱。他想要说明的是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以及顺手为快的打个广告。联想到支付宝最近的动作,比如和王健林合作,在万达使用支付宝付电影票,比如和银泰用支付宝进行收银,比如在双十二发红包,却让我感到一股风雨将至的感觉。
支付宝如此疯狂的推,显然是跟微信前段时间推出的微信支付有关。尽管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对微信支付表示看好。因为其实从支付的场景上讲,微信支付是要比支付宝更有潜力和优势的。但是看目前支付宝的态势,却好像是用大势将微信支付压死的节奏,而且不仅仅是来自于线上,更主要的是来自于线下。
所以此时突然感到,这将成为微信支付在崛起过程中的一次大危机。
而细细品来,其实危机来自于两点:
1、公司特性带来的成长速度
阿里的团队在搞公关、创造话题方面,是非常强的,甚至可以用疯狂来形容,而对比腾讯来说,则要温和的多,包括最近跟阿里的约架上来看也能够明显的看出“弱势”,即腾讯说“要用产品来较量”。
靠产品说话,实在的来讲,其实对圈内人来说是更看重的,但是这里也有个问题在于,除非产品本身高出竞争对手好几倍,否则一般人是不会在意那些微小的差别的。而此时,在噱头上,在宣传上的优势就很快的体现出来。阿里通过多渠道,多角度的去推支付宝,让人们有一种满城尽是支付宝的感觉,这对于本就有着规模优势的支付宝来说,显然是如虎添翼。所以微信支付尽管在支付场景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面对着如海浪般冲过来的支付宝,也将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2、微信本身是不鼓励除IM以外的产品的
微信作为一个IM(目前已经不完全是了),在产品的设计上是非常的小心的,所走的每一步都生怕将原本的生态破坏。这也是微信在产品上的巨大优势,事实上也正是这种小心,让微信的整体架构看起来让人兴奋。比如说微信的公共平台上没有推送而且层级较深。比如说,微信在微信购物中要至少经过两个层级。这些都是微信上不鼓励除IM以外的证据,当然它其实是真正的鼓励你去自发的去找你感兴趣的东西,而不在于广告式的强推。
尽管这种发自于兴趣驱动的行为是微信不会落败的根基,但是在扩张市场份额上,培养用户习惯上却是缓慢的。而这就给予了支付宝在时间上机会。
所以腾讯来说,也是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而此时,对于腾讯而言首先不能着急,也就是不能过于快的在微信上推微信支付,因为这会将微信原本的优势丧失,而另一方面,也不能不着急,可以像阿里一样,更多的依靠线下的渠道去拓展,比如支付宝在打车应用上的烧钱,就是个非常绝妙的手段,事实上这比腾讯的微信支付一体机要更鲜活,也要更接地气。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