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对于网贷行业来说,2016年8月24日注定是值得铭记的历史性节点。这一天,这个新兴行业终于迎来了它的“基本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正式告别九年的草莽时期。时至今日,监管已过去一年,而网贷行业发展也将步入下一个分水岭。

网络借贷这一模式,自英国东渡以来,在中国落地生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盛之态,然而也长期处于处于“无监管、无门槛、无规则”的三无状态。由银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出台的《暂行办法》,拉开了监管大幕,大浪淘沙之下,一场行业自净的救赎之旅也正式启程。

行业开启“存量竞争”时代

自《暂行办法》颁布以来,监管不断加码。统计显示,近一年来,出台的网贷监管政策近60个。在行业风云变幻中,身处风暴眼的平台也通过不断转型,适应紧锣密鼓的监管节奏。

2016年8月底,还曾站在同一起跑线的近1760家平台,一年之后,这一数量便已锐减至近1015家(2017年7月底融360数据)。由于高企的合规门槛,近四成平台选择了退出,而剩下的平台还在积极地“独善其身”。

从当前的整改情况看,监管层对于不合规平台的容忍度基本为零。上至行业巨头,下至小平台,无一例外地需要接受严苛的合规整改和淘汰机制。无论是刮骨疗伤,还是主动退出,可以肯定的是,行业已经进入到“存量竞争”的格局,市场蛋糕正在被重新切割。

预计下半年的淘汰赛还将加速,在监管的高压下,行业马太效应将持续深化。事实上,行业的二八格局早有征兆。2016年,排名前100名的网贷平台,其成交量就已占据全行业总成交量的75%。随着其他平台的主动退出,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普惠金融理想照进现实

在网贷的监管框架中,“限额令”成为影响最大的政策之一。个体20万元、机构100万元的借款额度上限,奠定了网贷“小额分散”的基调,也推动着各大平台调整资产结构,一场“资产之战”的硝烟正在弥漫。

为顺应监管要求,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对接小额资产,汽车金融、消费金融、三农金融等市场一时间涌入大批玩家。而消费金融线下已成一片红海,线上依然空间巨大,谁先抢驻这一市场,便能在下半场的比拼中获得先发优势。

以我所在的PPmoney网贷为例,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通过提前还款等多种方式积极消化存量大标,消费金融成为公司主导业务。资金端投资用户持续上涨,截至2017年7月31日,我们的注册用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32万人,证明广大投资人对网贷行业仍充满信心。

我们也看到,随着小额分散政策的持续推进,行业借贷生态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有数据显示,2016年8月,网贷行业人均借款约为14万元;而一年后的今天,人均借款已降至6万元左右。这一趋势表明,网贷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个体和中小微企业提供借贷服务,满足他们的融资和消费需求,使金融服务更加“可参与、可获得、可负担、可满足”。

与此同时,中国已经迎来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2.0时代,只有下沉到具体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中,有效渗透至各领域的实体经济,网贷才能发挥出“普惠金融”的应有价值,推动经济脱虚向实。

2017年也是网贷在中国发展的第十个年头,十年磨一剑,从野蛮生长到合规为上,网贷行业被正式认可的同时,也走上了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我们希望并确信,网贷将引领一个更好的时代,让更多普通人、小微机构能享受到互联网时代便捷优质、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让普惠金融的光芒照耀到中国广袤土地的每一个角落。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