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作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政策的出台其实往往都走在市场之后,这在移动支付产业同样也不例外。2016年,央行会同多个部委下发了多份文件对支付市场予以整顿,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规范化,推动了整个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在年终之际,移动支付网通过梳理这些文件,与大家一起回顾影响2016年移动支付市场的新政策。
1 刷卡手续费下调&借贷分离
政策概要:3月18日,国家发改委、央行发布《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从总体上大幅度下调了银行卡刷卡手续费。主要措施包括:
一、取消行业分类定价,降低发卡行服务费费率水平;
二、对发卡行服务费实行借贷计卡分离定价;
三、改变网络服务费的收取模式,降低网络服务费费率水平;
四、收单服务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由收单机构与商户自主协商确定具体费率。
主要影响:从1993年至今,我国银行卡市场共经历了四次刷卡手续费变迁,此次刷卡费率水平的优化调整,充分考虑了银行卡市场的双边市场特征,在竞争较为充分的收单环节服务费实行市场化调节策略。调整后不同行业商户受益程度存在一些差异,但整体受益幅明显。根据测算,政策实施后各类商户合计每年可减少刷卡手续费支出约74亿元。而对整个银行卡收单产业链中的各类角色而言,刷卡手续费的降低,市场竞争将更加残酷。
借贷分离定价借鉴的是国外刷卡手续费通行做法,对借记卡、贷记卡交易的发卡行服务费做出不同安排,体现了贷记卡交易成本和风险较高的实际情况。不过贷记卡交易收费取消了封顶限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大宗批发、汽车销售、房地产等大额交易领域出现“罢刷”信用卡现象,或直接将高额手续费直接嫁接到消费者身上。
2 专项整治“二清”&集中存管备付金
政策概要:4月14日,央行会同13部委印发《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展支付机构备付金风险和跨机构清算业务整治。包括研究建立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逐步取消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的利息支出等。二是开展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排查梳理无证机构,维护市场秩序。
实施时间:2016年7月底前完成无证机构排查;2016年8月底前制定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方案。2016年11月底前完成,无证机构分类处置;2017年1月底前各地方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完成工作总结。
主要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境内非银行支付机构无证开展支付结算业务现象突出,这些游走在监管之外的无牌“二清”机构乱象丛生,不仅对接入的商户基本没有准入门槛要求,而且在清算业务过程中,存在发生卷款逃跑的风险。严重地破坏了支付行业秩序与市场公平竞争,同时滋长了地下钱庄、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行为。无证支付机构的整治,对于维护支付市场稳定、保障商户及消费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则是保障客户备付金安全的重要举措,当前支付机构将客户备付金以自身名义在多家银行开立账户分散存放,不仅不利于有关部门的监测,也存在被支付机构挪用的风险。近年来支付机构违规挪用备付金来发展其他业务或者理财的风险事件屡屡出现,一旦违规挪用造成资金链断裂,商户及消费者权益将会严重受损,集中存管有助于加强账户资金监测,防范资金风险,切实保护商户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清算市场放开&卡组织竞争
政策概要:6月7日,央行会同银监会发布《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明确了符合条件、具备稳健经营能力的组织机构都可依法申请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细化了银行卡清算业务筹备申请、开业申请、机构变更及业务终止等环节的申请材料与办理程序等。基本申请条件如下:1、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2、50%以上的董事(含董事长、副董事长)和全部高级管理人员应具备5年以上相关从业经验和声誉。
实施时间: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准入分为筹备和开业两个阶段,相关机构申请后,央行自受理之日起90日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获批机构并应在6个月内开业。
主要影响:《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的发布,意味着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的正式放开,未来国内银行卡清算市场将出现参与主体多元化、多个银行卡品牌同台竞争的市场化格局。此前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市场一直由银联垄断。这不仅不利于风险的分散,而且银联既当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双重角色,有失公平,影响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清算市场放开后,不同银行卡清算机构参与交易环节,差异化、多样化的银行卡清算服务,对提升我国金融服务水平、改善支付服务环境、维护相关各方利益,尤其是广大持卡人权益发挥重要作用,甚至会进一步降低刷卡手续费。接下来,VISA、万事达卡,或其他第三方成立的卡组织将参与市场竞争。银联除了要割让市场,人才的流失也无法避免,银联将面临双重考验。
4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账户分类管理
政策概要:9月30人,央行发布《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6〕261号),进一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账户实名制管理,推进个人账户分类管理,加强冒名开户、买卖账户的惩戒机制。2、加强转账管理,增加转账方式,调整转账时间。3、加强银行卡业务管理、强化可疑交易监测、健全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机制、加大对无证机构的打击力度、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1、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以法人为单位)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已开立Ⅰ类户,再新开户的,应当开立Ⅱ类户或Ⅲ类户。银行应于2016年11月30日前对同一存款人开户数量较多的情况进行摸排清理,采取账户降级或予销户处理。
2、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个人在同一家支付机构只能开立一个Ⅲ类账户。支付机构应当于2016年11月30日前完成存量支付账户清理工作,采取账户降级或予销户处理。
3、2016年12月1日起,银行和支付机构需向存款人提供实时到账、普通到账、次日到账等多种转账方式选择;除向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外,个人通过自助柜员机转账的,发卡行在受理24小时后办理资金转账。24小时内个人可以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
4、2016年12月1日起,银行非柜面渠道向非同名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转账的,实行日累计限额、笔数和年累计限额制度。非柜面向他人及本人他行转账,单日累计超过5万元,采用数字证书或者电子签名等验证方式。单位、个人银行账户非柜面转账单日累计金额分别超过100万元、30万元。超出限额和笔数的,需到银行柜面办理。
5、银行对本银行行内异地存取现、转账等业务,收取异地手续费的,应当自通知发布之日起三个月内实现免费。即最迟2016年12月31日起实现。
6、自2017年1月1日起,暂停涉案账户开户人名下所有账户的业务。
主要影响:在电信网络诈骗肆虐的背景下,今年各相关部门对该类型诈骗的打击进一步加大。除261号文外,今年央行等6部委发布的《关于开展联合整治非法买卖银行卡信息专项行动的通知》、银监会的《关于银行业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工作事项的通知》等都基本围绕限制银行卡开发数量、管控POS机销售渠道等方面,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账户分类管理实施后,个人使用的银行结算账户将形成以Ⅰ类户为主,Ⅱ、Ⅲ类户为辅的账户体系。其中限制Ⅰ类户的开户数量以及Ⅱ、Ⅲ类户的功能,可以有效的防范和打击不法分子成功实施诈骗后,利用银行卡实现资金转移,更好地保护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据移动支付网走访,目前各银行基本已完成多账户清理工作,而支付宝、财付通等支付机构并未行动,市场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
5 信用卡新规&取消滞纳金
政策概要:4月15日,央行发布《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完善信用卡业务市场化机制。具体措施包括:1、取消信用卡滞纳金,取而代之的是违约金,收费由发卡机构自定义,不得计收利息。2、对信用卡透支利率设置上限和下限,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由发卡机构自主定义计结息方式,以及溢缴款是否计付利息及其利率标准。3、取消对免息还款期及最低还款额的限制;4、完善预借现金业务限额制度,将现行每卡每日累计人民币2000元提高至人民币1万元。
实施时间: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
主要影响:信用卡新规是对持卡人权益的进一步提升与完善,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取消滞纳金。据移动支付网了解,此前信用卡逾期不仅要产生滞纳金,还要产生逾期循环利息,一旦欠款时间长了,利息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新规后,大部分银行违约金与滞纳金的收费标准一致,也是按照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收取,但是其计息方式不一样。违约金等产生的费用将实行一次性收取,“利滚利”的情形将不复存在。
另一方面,对信用卡透支利率设置上限和下限,取消对免息还款期及最低还款额的限制,两项规定的执行,让发卡机构有了更多自主决策空间。一方面让信用卡市场竞争更为开放,另一方面对未来全面实施市场定价具有重要意义。新规有利于推行信用卡改革,提升用卡体验。
6 Token&移动支付安全
政策概要:11月10日,央行下发《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支付标记化技术规范》(银发[2016]290号)行业标准的通知,要求各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自2016年12月1日起全面应用支付标记化技术(Token);并提出了支付标记化技术的基本架构,规定了应用支付标记化技术的系统接口、安全、风险控制等要求。
主要影响:账户信息泄露带来的安全风险是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重要隐患,ApplePay的出现,让Token进入大众视野,业界也认可了Token在移动支付中的安全防护者身份。在移动支付业务中引入Token,通过动态的Token代替银行卡卡号、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账户等支付要素进行交易,并对标记的应用范围加以限定,可以从源头截至信息泄露,最大程度上保障用户交易安全。
国内最早是在2013年银联就启动了Token技术研究和产品实施工作,并于2014年底开始部分领域获得试点应用。290号文的发布,有助于引导、推动全产业链全面应用Token技术,有效提升移动支付业务的信息保护和资金安全防护能力。
7 银联修订《银联卡受理市场违规约束实施细则》
规范内容:10月25日,银联印发新修订《银联卡受理市场违规约束实施细则》(银联业管委[2016]8号),进一步规范收单市场。《细则》重新对违规行为进行了分类管理,并对违反监管机构管理要求、系统化违规、非标准价格特约商户管理违规、商户真实性管理违规、特约商户管理违规、终端管理违规、流程管理类违规及收单外包管理违规等八类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和惩罚,涉及面非常广泛,且处罚力度也非常大。
实施时间:自2016年11月1日起实施。
主要影响:今年无论是央行的政策,或是银联的约束,都进一步严格管控和规范了收单市场各方的角色定位与责任。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卡组织,《银联卡受理市场违规约束实施细则》发布后,银联每年都会召集支付机构,对行业的突出问题与矛盾进行细则修订,有效遏制了一些恶劣的违规行为。此次新《细则》实施叠加约束措施,处罚力度非常大,或将推动收单外包服务机构优胜劣汰。
8 银联二维码&云闪付
规范内容:12月12日,中国银联发布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同时宣布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正式启用。标准包括《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安全规范》和《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应用规范》两个规范:《安全规范》从安全方面对二维码受理设备、手机客户端、后台系统等提出了具体安全要求;《应用规范》定义了二维码支付的应用场景和基于数字签名的安全机制,提出了适用于金融支付的二维码应用数据元。
主要影响: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主要有四大优势:遵循银行卡支付四方模式、采用Token技术、兼容国际标准、互联互通,不过这些优势并不足以支撑银联打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巨头的垄断局面。首先银联二维码入局晚,正如推动云闪付一样,银联的节奏慢了不只半拍;另一短板是银联没有高频的应用平台支持,银联与各家银行APP的用户打开率要远低于微信、支付宝。
另外,作为银联现有非接支付类产品的补充,银联二维码的上线也将加入“云闪付”家族,似乎这也并不利于银联二维码的推广。在推广NFC失利后,“云闪付”新增二维码,无疑将复杂的产品变得更复杂。
当然银联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今年7月央行正式承认二维码支付的地位后,二维码支付市场参与主体也日渐多元化,银行系已经相继入局,但跨银行、跨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市场还未打通。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的落地,有望将之前没法“自己玩”的第三方机构和银行聚集抱团。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