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网贷新规出台也快一个月了,争议和评论渐渐少了起来,行业似乎在回归平静。新规尚未开始,争论早已完成,看完那些意见和评论,感觉把互联网金融未来十年的状况都历经了一遍,但争论归争论,事实归事实,烟云过后,一切又回到原来的样子,让我有种:“回首来时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感觉。

听说行业的老大哥,红岭创投又发了一个大标,融资金额2亿。自网贷新规发布以来,红岭创投发布千万以上级别的大标共有八个,最高的一个达2亿元,最低一个也有5000万,8个标累计金额7.2亿元,远远超过了网贷新规的限制范围。

旁观者对红岭创投的做法似乎都习以为常了,这即是对监管政策的侧面反抗,也是趁着监管缓冲期,好好再挣扎一下。说真的,其他平台又何尝不是呢?一面说着要迎合监管细则,实现转型合规,一面又按部就班,依然是从前的样子。但,挣扎终究是无力的,转型才是出路,那么,未来的互联网金融,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

先从投资者角度来看,以p2p为例,国内p2p投资者90%以上是个人投资,即平常说的散户,只有少量的机构投资参与,如银行。今年以来,在资金端竞争加剧以及获客成本上升以后,部分平台开始改变投资资金来源构成,逐渐引入一些机构投资,改变了以往由散户投资主导的局面。这样一来,不仅能缓解资金紧张的局面,也能降低运营成本,为平台减轻压力。散户投资与机构投资的区别在于:一、散户的获客成本、以及后续运营成本过高;二、散户的风险识别能力较差,容易听风就是雨;三、散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出现坏账,便想方设法挤兑;而机构投资者在这些方面上却恰恰相反。

平台引入机构投资者,降低散户投资占比,有利于资金端的稳健发展,为资产端竞争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监管办法出台以后,限贷规定使得资产端竞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额资产获取成为监管禁区,资产为王的时代,平台不得不重新思考获取资产的方向性转变,这样一来,资产端将迎来新一轮的竞争和洗牌。

车贷市场是最深得平台青睐的资产市场之一,国内汽车的市场保有量极其大,一二线城市汽车保有量在200万至300万辆之间。汽车流通性和变现能力强,2015年,国内二手车交易在970万辆左右,随着保有总量的增长,二手车交易也会上升。

平台早年看重车抵押借贷市场,关键是看重了它的变现能力和止亏能力,现在看来,限贷的规定,更会加速这一市场的增长,毕竟,车抵押是小额借贷的一部分。

而随着近十年来电商行业的发展,促使了国内消费金融异军兴起,市场火爆,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陆续开展消费金融业务试点,许多专注于校园信贷、分期消费的平台开始出现,几十万亿的消费金融市场正在形成。

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使得平台资产多余元化,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也能避免踩中监管红线。但,互联网金融平台做消费金融必定会面临的两个挑战:一、风险控制方面,由于征信数据的获取难度较高,平台需要通过依托大数据分析,以进行风险评估,这要求平台开发风控技术或者打通一定的数据对接通道,这是平台的挑战之一;二、大型电商零售平台恰恰拥有这样的数据基础,电商平台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本身具有很大的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其一,庞大的平台用户群体为消费金融提供了市场基础,平台能垂直地向用户推广。其二,大量的用户消费记录和习惯,使得平台能精准的给用户提供授信额度,从而使得风险程度降到最低。

这些优势,让他成为了互联网金融平台最大的竞争对手,但鉴于消费金融的市场份额之大,互金平台进军消费金融,依然有利可图。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