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自从8月24日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定办法》)以来,合规一词摆在了行业的首要位置,各家平台以及各家媒体的眼光又一次聚集到合规这个话题。合规将是P2P的必然选择,也是各P2P平台的生存之道,可是走在合规路上的平台出现了不少的尴尬。

在《暂行办法》颁布后,主流舆论曾经断言压在P2P上面有三座大山:ICP认证、金融备案、资金银行存管。金融备案不必过多复述,干金融这个行业必须要让主管去主管部门备案,这个要求手续合规的平台都可以满足。这之后就要解决ICP认证和银行存管的要求,在这两者之间,很明显ICP认证是最容易实现的,各家平台也奉行“遇到困难,由易到难”的原则,纷纷将ICP作为合规的第一步。曾经有报道称,《暂行办法》颁布后,ICP认证的价格就开始水涨船高,中介价格甚至达到了100万元以上。

可是,近日澎湃新闻发布的一条新闻,让P2P平台费劲心思和良苦用心申办的ICP认证顿时尴尬了,报道称:根据网贷监管细则,网贷机构需要办理的是在线数据与交易处理许可证(也称EDI认证),而不是此前传得沸沸扬扬的ICP认证。而此证的发放还要等银监会先下发《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这明显让已经花了大价钱求人办证的平台傻了眼。

《暂行办法》颁布后,为什么各平台和媒体都误会了监管层的用意?小拓拓为大家说说这误会从哪里来。

P2P自从在中国出现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十个年头,在这十个年头里,P2P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且时不时的还有恶性事件发生,这让监管层很挠头。于是监管层设定了一系列的监管要求,提高了P2P的准入门槛,这样一来一些小平台和不合规的平台就会知难而退,监管层此举力求行业良性发展。在《暂行办法》中明确提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完成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后,应当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未按规定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不得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

各家平台正是看到了这一条之后,开始争相办理ICP认证,可实际上电信业务许可证是一个统称,里面还有很多不同的分类,ICP和EDI都属其中的分类。可两者意义截然不同:ICP是针对信息服务业务中的互联网信息服务,而EDI针对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P2P的模式显然属于EDI的范畴。

已经办理ICP认证的平台看到这个新闻很可能会觉得自己“急功近利,瞎忙活一场”,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多一个认证就会获得投资者多一份的信任,而且ICP的意义相当于一个“上岗证”,就像开餐馆必须要有卫生许可证一样,不管监管要求办的是什么证,ICP都是一个比较基础的认证。对于还没有申请下来ICP认证的平台,可以暂时不用把经历和资金花在这上面了,等待ICP和EDI的最终许可证申请条件出台以后再做长久打算就可以了.

其实,不管是ICP还是EDI,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压在P2P上面的三座大山的最后一座——资金银行存管。资金银行存管被行业内看作是借银行之手铲除劣质平台的一种手段。对于已经进行银行存管的平台来说,之后只需要针对监管的具体细则进行调整就可以了。对于还没有进行资金银行存管的平台,突然冒出来的EDI就充满了诸多变数,让银行存管突然变得遥遥无期,至少等待EDI相关细则出台就要一段时间。

陆续出台的严厉监管细则,让P2P平台感到自危,可是站在行业良性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前提下,金融是个不能出现大风波的行业,监管层宁错杀1000也不会放过1个。作为投资者,在P2P这场逐渐展开的史诗大剧之中,完全可以嗑着瓜子喝着可乐来看事态发展然后把钱交给最后的幸存者就妥当了,因为踏踏实实赚到钱才是赢家。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