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两会已落下帷幕,在两会期间“大数据”可谓备受青睐, 引得代表委员们频频为其发声。

“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

——2016政府工作报告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大数据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而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被列入“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中, 可见政府对大数据行业的重视程度 。

利用大数据打造智慧城市、推动农业发展、促进民生服务 、助力时代改革、改善社会治理 ……多位大数据产学研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关于大数据的应用问题,大数据再成两会高频词。

大数据与民生

徐晓兰:利用大数据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3月2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提出,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收集、分析和解决大量分散居住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是重要基础。”

“养老服务的公共数据共享困难是另一大难题。”徐晓兰说。目前,国内有关部门在数据拥有和使用方面存在障碍,未能形成诸如周边居住环境、医疗机构配比、社区活动中心数量及分布等老龄人群公共服务数据的互通和访问。诸多“信息孤岛”导致信息的不完整和重复投资建设,不利于居家养老服务业的统一高效发展。

刘汉元: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3月3日)

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提议到: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大数据平台;依托农业大数据提供服务与信息支持;建立数据采集、共享、分析和使用机制。

刘汉元认为,“智慧农业”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词。因此,让大数据这个工具充分发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已变得至关重要,刻不容缓。中国有必要尽快建立农业大数据信息平台以解决农业生产、消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不仅可以通过建立综合的数据平台调控农业生产,还可以记录分析农业种养过程、流通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通过分析数据,制定一系列调控和管理措施,使农业高效有序发展。

周云杰:建议建立全国性的水质大数据库(3月6日)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轮值总裁周云杰指出:“净水产品不能满足每个地区居民的饮水要求,我建议建立全国性的水质大数据库,消费者可以根据水质的数据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净水设备。”

“通过完善数据检测体系,能够推进水质优化,而不是卖净水机。”周云杰指出,水质改善需要一个过程,但大家健康是不能等待的。

刘庆峰:建立国家教育大数据(3月7日)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创始人刘庆峰提议到:“由教育部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共同推动建立国家教育大数据,并予以专项资金支持。建议尽快由具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能力的企业和国内顶尖教育科研机构率先进行教育大数据建设。”

大数据与政治

吴仁彪:建立两会大数据平台(3月3日)

还有代表委员建议两会也应采用大数据技术。吴仁彪委员认为,应建立两会大数据平台,“充分收集两会代表委员在两会期间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包括议案提案,大会和分组会议发言完整话音,媒体采访话音视频数据”等。

利用大数据平台,在会议结束后,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整理分析,看两会代表、委员共同的关注点是什么?有什么建议?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数据,能够聚类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帮助。

大数据与安全

马化腾:做互联网行业联合大数据,反电信欺诈

在3月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马化腾提到了反电信诈骗的问题。对于屡禁不止的电话诈骗,腾讯给出的技术方案是大数据。

马化腾指出,网络诈骗有规律可循,在大数据后台可以看到,一个陌生电话连续打给很多人(比如打给20人),20人中有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报警,就可以知道这个号码是有问题的。这种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方式必须依靠一整套连续动作才能判断出来。

“这样的大数据需要互联网企业联合起来,因为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如果能再对接到银行的账户中,就可以明确某些动向其实是有迹可循的,可以把坏人作案的门槛提高十倍、百倍、千倍。”

邵志清:建立“大数据法”,加强数据安全(3月6日)

全国人大代表邵志清呼吁建立“大数据法”:“要规范政务数据的共享开放和市场数据的交易流通,规范建立大数据的功能型设施,加强数据的采集储备,切实加强数据安全服务,最后要规范政府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标准体系。

大数据与结构性改革

常振明:“国家大数据战略”意味着什么?

全国政协委员常振明提到:现在要去产能了,需要技术革新,增加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品种、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小批量灵活的生产方式来满足不同客户和市场的需要。

“当然现在互联网技术还有大数据技术也为企业转变商业模式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和手段。我认为转变商业模式直接涉及到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的转变,这一点尤为重要。”

肖亚庆:大数据时代下,需创新商业模式

新任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两会答记者问时,说到商业模式创新的问题,他强调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使得央企的商业模式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比如创新驱动,大企业如何开展“双创”,如何把“互联网+”这样一个大的战略做好,如何在“中国制造2025”这样一个大战略中,让央企发挥更好的作用,这方面都需要我们在管理、技术,甚至在商业模式上有新的创新。

大数据与社会治理

蔡继明:利用大数据解决交通难题(3月9日)

全国人大代表蔡继明提到关于网约车的管理问题:对于网约车这样一个新兴的产业,我们现在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样一场革命,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人、管企业,利用大数据解决交通难题,而不是完全依靠交管部门测算城市的供求关系。

要使大数据在交通领域充分发挥作用,政府需进一步开放交通运转数据和流量数据,提供数据分析服务,让政府与企业数据充分融合,共建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大数据挖掘应用,通过大数据实现精准治理,全面打造智慧交通。

孙丕恕: 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 迈向数据社会化 

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提出,从全球范围看,加快数据开放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正进入数据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将驱动我国社会发展从“互联网化”、“数据化”迈向“数据社会化”。

孙丕恕建议在《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基础上,将数据开放工作纳入政绩考核,鼓励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加快政府数据开放。

从两会的种种提案来看,大数据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科技方面的运用,在政治、民生、社会、信息流通等多方面都有所裨益。

相关补充:

“郡县图治”2.0,利用大数据优化县域管理

关于大数据在政治方面的运用,不久前,阿里云的一项动作值得关注。

3月2日,阿里云宣布进一步输出大数据计算能力,推出“郡县图治”2.0版本。据介绍,“郡县图治”2.0版本能全面整合线上线下经济数据,采用了阿里云先进的DataV数据可视化技术进行呈现,可承载更多类型的地方经济数据,包括宏观的统计数据、农村淘宝交易数据、支付宝民生缴费数据等”。

通过这款产品,各地的县长们可以快速的搭建一张全面反应地方经济数据的大屏幕,实时了解经济态势、产业特点、内需消费等关键数据走势,使政府决策更科学化、精细化。

大数据助力信息报道创新

关于大数据在信息流通方面的运用,利用大数据解读两会可谓一个典型的例子。

通过分析用户的搜索行为数据,可洞察用户对两会的积极性、对相关议题的关注度以及人群属性等特征。

据手机百度2016两会移动搜索大数据显示,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当天,两会相关话题的实时搜索迅速上升。“2016全国两会”的搜索指数达到196019。人代会开幕后,“互联网+”“简政放权”“国企改革”“去库存”“双创”等立即成为网络搜索高频词。

比起传统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 大数据更形象、更全面、更精准。从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积累的数据中,挖掘出更具报道价值和关注度的新闻信息,与传统新闻报道相结合,通过可视化数据将信息传递给受众,给人一种形象、精确、全面、科学、结构化的印象。

利用大数据来深化报道,这正成为信息传播的一大方向。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