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如我们所知,方法常变,而方法论不变。

Chamath Palihapitiya 曾经帮助FB 获得了大量的客户增长。

在对他的采访中,他提到了一个基本的方法论;测量,测试,实验三部曲。

按照他的说法,营销并没有什么奇技淫巧,而是扎实的笨功夫。这个功夫就是,测量,测试和实验。

我们用互联网,大数据的热词来包装一下这个东西。

首先是测量,即数据埋点。

大数据的大,其中之一就是数据量大,参数多。比如拍拍贷统计了13秒填完身份证号码的人信用好。-- 注意:这是统计相关性,不是因果相关性。但是,如果拍拍贷没有在系统中埋入,读取用户开始和结束身份证号码输入时间点的这个功能,那就没有数据,没有数据就无米下锅。

对数字营销而言,除了基本的统计,例如百度很锉的统计后台以外,基本需要埋点的数据至少有来源,时间,浏览次序,页面停留时间等。再进一步可以使用mixpanel 看看热点。

但就算拿到数据,该如何把数据变成结论呢?你扔给猴子一个T的硬盘数据有用吗?

数据分析要变成商业结论才算合格。但商业结论的来源,第一步是假设。第二步就是 测试。

测试中,最有名的应该是AB测试,就是通过对比组获得对第一步数据解释的一个判断。比如,如果你假定用户在第一步流失很多是因为你按钮的位置不明显;对比测试一下就可以证实或者证伪你的结论。测试在互联网大豪们应该是一个常见的手法,例如,淘宝会不停测试界面,互动设计。这儿部分可以叫内测。一般据说是5% 左右的随机用户。

测试之后是实验,或者叫外测。

你的假定也许是错的,就算你的测试对比说,你猜想得对也并没有什么卵用。模拟炒股的专家大多在真实股市一败涂地。

是时候面对严酷现实了,你的假定和修改需要推出去变成正式的商业化产品。你的修改需要被市场验证。

这个方法论,并不出奇。也就是基本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的逻辑。

但能坚持并用好这个逻辑的,并不太多。很多朋友都相信自己天赋异禀,直觉惊人,所以直接跳第三部分去了。

互联网金融的营销有自己的特点,但基本的营销方法论,应该还是可以用的。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