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是不是常常会忘记那些不太好记的密码?不用担心,这样的日子即将结束,密码保护貌似又有了新招数。
纽约宾汉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大脑对言语产生反应的原理。研究发现,借助脑电波可以取代密码。
45位志愿者参与了试验,试验检测他们阅读75个首字母缩略词名单时大脑发出的信号,缩略词包括FBI, DVD等。科学家记录他们看每组字母时的产生的反应。结果显示,每位志愿者看不同缩略词时的大脑反应都不尽相同。也就是说,电脑可以通过这些脑电波识别每一位志愿者,且准确率可达到94%。
本周学术期刊《神经计算学》收录的一篇文献写道,当安全系统需要核实用户身份的时候,脑印记就能发挥作用了。
近些年,由于重大数据泄漏和网络攻击事件屡出不穷,人们越来越关注新奇且精准的身份识别方式。
目前可用的保密方法包括指纹、声音、面部识别和生物识别。
但是,该篇报告的共同作者,宾汉顿大学心理语言学副教授Sarah Laszlo表示,相比之下,脑印记的身份识别方法比现有的方法更具优势。
Sarah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如果某人的指纹被盗,但他就无法长出新手指来替换被盗指纹,因为指纹将伴随人一生,无法撤销。”
“而另一方面,脑印记确是可删除的。用户可以重置脑印记,所以,脑印记不太可能遭受恶意攻击。”
然而,同为宾汉顿大学的金展鹏教授透露,目前脑扫描还不完善,尚不能进行大范围使用。
金教授补充道:“我们更倾向于将该系统应用于高机密地理位置,例如五角大楼,空军研究实验室等。因为那些地方的授权用户人数较少。”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