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在各路新闻报道中,你可能经常看到“普惠金融”这个词,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将“发展普惠金融”写入《决定》。可是那些高深的概念和定义必定看起来很枯燥,今天寻钱网君小编对“普惠金融”进行一次解析,一探它的“来龙”与“去脉”。普惠金融是什么?

这一概念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正式提出来的。首先,金融是什么?有一种说法,金融就是将经济理论运用于决策制定过程中,进行更有效的资源配置。“金融”前面加上“普惠”二字,自然就让金融不再是少数人的游戏。普惠金融的英文是Financial inclusion,反义词是Financial Exclusion——金融排斥,其本质在于金融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和不均衡,它是一种市场失灵现象,需要从理念、政策、监管、组织和技术等多个方面予以修正。而我们的主角——普惠金融就是人们提出的一种化解金融排斥、消除金融歧视的理念和方案。

从凯恩斯学派的需求决定供给的观点来看,普惠金融正是体现了普罗大众对于金融服务的普遍需求,而这种服务也不仅仅限于传统银行业务,在国民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资产管理的迫切性多样性被激发出来。比如现在非常火热的P2P网贷与众筹模式。

P2P网贷让过去只有大型集团公司或高净值人群才拥有的获得融资权利的人,现在让更多的人来享有这种权利。这可以体现在,过去,只有像国企这样的大公司,在实行大型项目时,才能拥有在银行融资的权利。但是中小微企业得到这种服务的可能性很小,如今,通过互联网金融,这些在银行无法获得资金的中小型企业能够在这里获得融资。

普惠金融国外成功案例

普惠金融的最成功案例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创办的孟加拉乡村银行。该银行主要面向农村贫困人口,尤其是贫困女性,采取了无担保、无抵押的贷款制度。乡村银行将借款人分成小组,几个小组构成一个乡村中心,以借款小组和乡村中心为单位进行运作。借款人可采取分期不等额的还款制度,借款利率大大低于高利贷,但略高于传统银行,以防止富裕者套贷。

孟加拉乡村银行的累积还款率在98%以上,帮助58%的借款人脱离了贫困线。尤为难得的是孟加拉乡村银行还鼓励贷款者成为持股者,他们可以购买银行的股份,每一股的价格大概是1.5美元(每人现买一股)。作为股东,他们可以投票选董事会,也有资格成为董事会成员,这会使贷款者觉得银行是属于自己的。在2006年左右,格莱珉的贷款者拥有银行94%的股权,另外6%为政府所拥有,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银行”。

自1995年开始,孟加拉乡村银行开始实现财务上的可持续发展,它决定不再接受任何捐助资金。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成功引起其他国家的效仿,已有数十个国家(甚至包括美国和法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开设了类似的银行。

此外,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创立了乡村信贷模式,通过设立独立的小额信贷部门来对乡村银行管理和权利下放,根据客户需求量身设计符合其需求的储蓄产品和贷款产品,实现了正规商业银行的乡村信贷可持续发展。玻利维亚阳光银行通过实行联保贷款机制、递进贷款机制和定期还款制度等机制,推出了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金融产品,服务于小微企业,同样实现其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美国则成立了社区银行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小客户和居民的金融需求。

“普惠金融”在中国

“普惠金融”第一次正式写入党的决议,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主要任务就是让列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农户、贫困人群及小微企业,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当前,普惠金融的内涵更为丰富。首先,客户覆盖面更广,服务对象从低收入群体扩展到了城市白领、小微企业、弱势产业以及欠发达地区。其次,产品和功能更加多样,除了存款类产品,还提供更为广泛的诸如信贷、支付、结算、租赁、保险、养老金等服务,模式也由单一的线下拓展为线下线上并行,网络化、移动化特征明显。再次,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普惠金融不再是政府扶贫,它不同于政策性金融,也有别于普遍服务,而是既要履行社会责任,又要遵循商业可持续原则。

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额信贷公司,而很多大型的商业银行也开始向公众推广其小额信贷业务,信贷虽只是普惠金融的一部分,但从小额信贷的发展势头却可看到普惠金融的未来。不少研究者开始将小额信贷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民生银行是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微金融业务开展较为成功的代表;中国平安是唯一一家拥有全牌照的金融企业,在利用综合优势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方面较有特色;阿里巴巴具有完备的电子商务平台,在支付体系建设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有成功经验;拉卡拉在线下支付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宜信则拥有强大的网络借贷平台,在小额信贷产品开发方面走在前列。

5个典型中最广为人知的自然是阿里巴巴的综合性普惠金融服务,其支付宝从2005年的800万户飞升至2012年的8.23亿户。研究者称其为,依托着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借助于电子商务的客户群体和信用记录,近年来阿里巴巴将支付宝、余额宝、小额信贷融于一身,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创造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奇迹,更令传统金融巨头深感压力。

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

互联网只是实现普惠金融的一种方式,但也是很有力的一种方式。互联网金融通过以下几种渠道,促进了普惠金融体系的创新和发展。

第一,创新信贷技术,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互联网企业的优势是“大数据”,即通过技术手段分析客户交易的历史数据,了解客户的需求和交易行为,从而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程度。比如阿里金融的小微信贷技术,通过在自己平台上所掌握的贷款客户过去的商品和货物的交易记录、账户数量、还款情况以及行为习惯等,进行内部的信用评级和风险计算,这样就解决了传统银行很难解决的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问题。又比如之前说到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帮助资金供需双方在该平台上通过数据筛选实现直接交易,供需双方信息几乎完全对称,从而提高了交易成功的概率。

第二,降低交易成本。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交易整个过程都在网络上完成,边际交易成本极低,从而创新了成本低廉的融资模式。早在2000年,欧洲银行业测算其单笔业务的成本,营业网点为1.07美元,电话银行为0.54美元,ATM为0.27美元,而通过互联网则只需0.1美元。阿里金融小额贷款的申贷、支用、还贷等都在网上进行,单笔操作成本仅有2.3元,远远低于银行的操作成本。由于交易成本的降低,互联网金融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第三,扩大覆盖范围。互联网金融依托全天候覆盖全球的虚拟网点网络,可突破时空局限,覆盖到因偏远分散、信息太少而很难得到金融服务的弱势群体。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为5.99亿,手机网民为4.64亿。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互联网在农村地区普及速度较快,这为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提供了可能。以农业银行为例,截至2013年3月底,该行通过“惠农通”方式在农村地区投放电子器具113.7万台,极大满足了村民转账、消费、小额取款等基础金融服务的需要。

第四,拓展金融服务边界。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信息技术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将网民的“碎片化资金”以某种方式整合起来,降低了服务门槛,为更多的人提供金融服务。例如2013年6月13日,支付宝和天弘基金合作推出余额宝,规定最低投资额是1元,降低了理财产品的门槛,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参与,仅仅17天就吸引用户251.56万,累计存量转入资金规模达57亿元,人均投资额仅1912.67元,远远低于传统基金户均7万~8万元。随后活期宝、现金宝等产品的不断推出,满足了普通老百姓的碎片化理财需求,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边界。

普惠金融的本质和互联网的精神直接契合,受益于互联网金融的分享、协作、平等精神。互联网在交易技术和交易两个层面可深化普惠金融。网络银行和移动支付极大降低了交易成本,结合云计算、大数据、P2P网络等技术,互联网金融会在各个层次对普惠金融进行推动。而在交易结构局面,互联网金融可借助P2P技术、Web2.0技术为用户搭建各种点对点的借贷、投资和交易平台,如P2P贷款平台、众筹融资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使得用户拥有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渠道。这种多元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满足多元化的需求,更在于促进各个渠道的竞争,从而确保用户始终享用普惠金融的权利。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