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面对互联网金融大潮带来的挑战,商业银行应着眼于互联网金融革新的根本动力,既要重视新业态、新企业、新产品的发展动态,也要冷静分析,准确把握商业模式的变化趋势,立足金融服务的本质,积极融入、创新求变,大力加强信息化银行建设,做互联网金融的推动者与领跑者。
目前,互联网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度渗透全面改变着社会信息来源的格局和社会主体之间的联系方式,极大丰富和扩展了人们的思维和行动空间。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在为人们带来巨大便利和效率的同时,也给传统金融带来了挑战。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曾言,“将用互联网的思想和技术改变贷款模式,重建整个社会未来的金融体系”。如今,以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网络理财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迅猛,正在以独特的优势使传统金融面临前所未有的改造和变革,显著影响着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和服务模式。
不过,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而是在传统金融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其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仍离不开传统金融。未来,金融业态将呈现互联网企业和金融企业共生的生态。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将会继续跨界进入金融领域,向金融业务渗透;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将立足自身优势,探寻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模式,加快手机银行、移动支付、远程理财、小微融资等产品创新,积极拓展电子商务和电子金融平台建设。两类企业既有激烈的竞争,也会有基于比较优势的合作。
互联网金融重构银行金融思维
近几十年来,商业银行充分应用计算机、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走过了从银行信息化到建设信息化银行的历程,实现了金融服务从手工化向网络化飞跃,也为网络金融服务领域的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大数据时代的网络金融浪潮将推动商业银行尽快调整战略定位,根本转变依靠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努力探索金融服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和移动化,推进大数据体系和信息化银行建设,引领金融服务迈向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新时代。
一是互联网金融推动商业银行转变发展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发生较大变化。针对这种变化,商业银行需要及时调整发展定位,由以前的“以我为主”真正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一方面,商业银行将从战略高度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加以正确认识,形成进入互联网金融市场和应对激烈竞争的战略举措,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切实转变观念,加快创新,增强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竞争主动权;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积极借鉴互联网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创新理念,植入互联网基因,同时发挥自身在信用等级、支付结算、资金存管等方面的特有优势,充分利用自有电商平台的影响力和客户基础,不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互联网金融为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促进营业网点转型提供了重要基础。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渠道,商业银行不仅能够分流网点的柜面压力,而且还能实现对偏远区域、目标市场以及非营业时间金融服务的有效补充。特别是对于物理网点少、区域性经营的中小银行,可以通过远程银行、智能银行等模式,弥补渠道布局的不足。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提取分析客户过去消费、支付、汇划、融资、投资以及客户工作性质、生活习惯、行为特点等各类信息,更为全面和准确地分析判断出客户的现时需求,甚至可能预判出客户的潜在需求,从而为实现精确营销和服务提供基础。同时,对客户信息的提取、挖掘与分析过程完全通过信息系统与分析模型完成,使得商业银行可以同时对成千上万个客户进行分析、划类,并制定针对各类别客户的差异化业务拓展策略,既节省人力,又能提供更为完整和个性化的业务决策信息。
二是互联网金融助推商业银行提高创新能力。互联网与金融相互渗透转化,这一发展趋势对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创造更多机遇、提供了更强动力。
商业银行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与传统业务有机结合而拓展金融的边界和市场,加强针对互联网金融需求的业务产品研发创新力度,通过激发和创造用户需求、为目标客户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断提高用户体验。目前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业务创新,主要着力于拓展网银功能、推广手机银行、加大移动支付和网络贷款产品开发力度、打造电子商务平台等方面。对商业银行而言,能否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有效开展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将是关乎其能否在市场激烈竞争中占领致胜高地的关键所在。
互联网金融因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灵活的服务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商业银行的创新潜能,促使其致力于变革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目前,商业银行借鉴先进互联网金融技术优化业务流程主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银行业务的电子化、网络化为手段重构渠道体系,提高离柜业务率,实施组织扁平化,以增强组织效率,具体包括与客户无缝联结,快速发现当前及潜在目标客户并与之接触、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等。二是简化业务操作流程,减少银行卡申请、贷款申请等业务的审批环节,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三是以存款、贷款、汇款、理财等多种业务为基础,打破传统银行部门局限,充分整合客户多账户、多币种、多投资等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投资偏好,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优质金融服务。
此外,商业银行可以基于已有核心优势,通过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构建合作平台、优化合作机制,促进各类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快速发展。具体而言,一是可加大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力度,利用互联网公司的海量客户、数据优势,以较低成本寻求客户和业务拓展,下移客户重心,合作创新商户小额融资产品。二是可加大与电子商务公司的合作力度,依托其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信息科技,挖掘客户需求,为商务平台上的网商企业提供融资、结算、理财等服务,例如,中信银行与支付宝合作开展小微企业授信等。三是构建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商业银行可通过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增加支付和代理交易,扩大客户账户资金沉淀,进而提高中间业务收入。
商业银行面临三重挑战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第三方支付等电商机构与商业银行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二者由最初的完全合作逐步转向了竞争与合作并存。第三方支付在助推银行结算业务、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又对银行的中间业务、存贷款业务等构成竞争和挑战。
一是对银行支付结算功能构成挑战。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已具备了商业银行存贷汇的基本职能,并能够独立地为客户提供各类资金支付和结算服务,其虚拟账户的储值、支付、结算等已与银行账户功能十分接近,这使得客户的整个支付行为可以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进行。
第一,第三方支付机构除未拥有实体账户介质外,已形成相对独立、功能齐全的支付结算账户体系。支付宝、财付通和快钱等均可以为个人客户提供信用卡免费跨行还款、转账汇款、手机充值、机票订购、生活缴费等多项支付服务;为企业客户提供大额收付款、多层级交易自动分账和一对多批量付款等各种资金结算产品。第三方支付的介入直接导致商业银行支付结算、转账汇款、理财代销等业务的分流和相关手续费收入的下降。例如,直接通过银行网银收单的交易费率在0.5%-1%左右,第三方支付介入后,银行只能获得0.2%-0.4%的佣金,相关手续费收入被明显拉低。
第二,第三方支付在资金来源上已经可以脱离银行体系。目前,用户不仅可以通过银行网银、邮局汇款、手机充值卡等渠道为第三方支付账户充值,而且还可以在指定网点(如便利店、药店等)进行现金充值。
第三,第三方支付凭借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对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形成挑战。以支付宝2011年4月推出的“快捷支付”为例,用户无需开通或跳转银行网银,也无需使用U盾等客户证书介质,只要输入银行卡号和支付密码便可快速完成付款。据统计,“快捷支付”的支付成功率在90%左右,高于银行网银约30个百分点,受到了用户的普遍认可。此外,第三方支付的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网上缴费等与银行网银的功能并无明显差异,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就能便利地实现大部分支付需求。这些业务都绕开了银行网银,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交易额。
第四,获得牌照后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不仅可以开展网上支付业务,而且开始经营线下POS收单和预付卡发行业务。这意味着银行将不再独占线上加线下的支付通道,而要面对支付业务的脱媒与“去银行化”,即银行账户不再是支付账户,而成为第三方支付的充值账户,银行网银也被排挤出网上直接支付而用于支付充值。一旦失去给数以亿计的客户提供小额电子支付服务的机会,则将从根本上动摇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根基。
二是对银行核心存款构成分流。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客户规模和沉淀资金的不断扩大,其业务触角开始向代理基金、代理保险、“余额宝”等投资理财领域拓展,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形成分流和竞争,其潜在威胁不容小觑。
在代销基金方面,上海汇付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是典型代表,该公司是首家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基金网上销售支付结算服务机构。投资者通过汇付天下的“天天盈”交易平台,可以便捷地完成国内25家基金公司数百只基金的认购、申购和赎回,而且所有基金均可享受4折的申购费率。与银行7-8折的网上申购费率相比,价格优势十分明显。此外,随着好买、众禄、数米、天相投顾等网上基金销售平台的纷纷上线,基金销售渠道日趋宽泛,银行这一原本的主销售渠道被不断弱化,客户对银行渠道的依赖性逐步降低,资金渐渐脱离银行体系。
在投资理财产品方面,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成为典型代表。“余额宝”推出后,市场反响强烈,产品规模大幅增长,倒逼商业银行研发兼顾高收益、高流动性的理财产品。更重要的是,“余额宝”的成功推出恰好截流了部分银行活期存款,对银行储蓄存款构成直接威胁。
三是使银行贷款业务受到潜在威胁。除与银行合作搭建网络融资平台外,一些电商机构还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开始独立开展网络融资业务。电商机构凭借对产业链上下游交易行为和资信记录的全面掌握,为需要资金的小型商户打造网络融资服务。由于较好适应了小微企业融资“小”、“短”、“频”、“快”的需求特点,这些新业务显著增强了小微企业的融资便利,交易规模迅速增长,对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形成了一定竞争。
例如,阿里小贷与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底层数据完全打通,客户网络行为、网络信用在小额贷款中得到运用。小企业在阿里巴巴以及淘宝店主在淘宝上经营的信用记录、发生交易状况、投诉纠纷情况等一百多项指标信息均在评估系统中通过计算分析,作为贷款的评价标准。相比传统模式下,一笔贷款的发放周期在一两个月甚至更久,阿里小贷针对淘宝卖家的贷款具有“3-1-0”特征:即3分钟完成在线申请;1秒钟获贷;0人工干预,整个流程全自动。截至2014年6月,阿里小贷已经累计为超过70万家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需求,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700亿元,不良率低于1%。这表明当电商机构逐步发展壮大后,试图摆脱在资金上对银行的依赖,通过吸纳社会资金组建贷款公司等方式,独立完成对平台会员企业的资金支持,真正实现对会员企业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全面掌控。
商业银行四大应对策略
面对互联网金融大潮带来的挑战,商业银行应该着眼于互联网金融革新的根本动力,既要重视新业态、新企业、新产品的发展动态,也要冷静分析,准确把握商业模式的变化趋势,立足金融服务的本质,积极融入、创新求变,大力加强信息化银行建设,做互联网金融的推动者、领跑者。
一是立足自身优势,探寻互联网金融发展新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要求商业银行立足自身优势,在经营模式及业务流程上锐意变革,着力打造尊重客户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主张平台开放等新型经营模式,实现互联网技术与银行核心业务的深度整合。比如,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运营,与制造业、零售业、交通业、物流业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商业银行应该用互联网的思想与技术,让产品和服务更深入地走进企业客户的购、产、销、贷、存、管业务,在企业用户这一优势方向打开差异化竞争的新局面。
此外,商业银行应借鉴互联网企业积极创新的互联网精神,与互联网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将互联网企业在产品创新、客户关怀等方面的特长引入相关业务之中,更好地发挥银行的资源优势与互联网的渠道优势,探寻互联网金融发展新模式。例如,中国银行与京东商城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技术、服务、品牌和资本上进行合作;中信银行与腾讯财付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结算、网络授信与融资、联名卡、理财、联合研发等方面展开合作;民生银行携手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直销银行等。
二是深化大数据应用,建设信息化银行。加快大数据分析技术体系和信息化银行的建设步伐,充分挖掘客户群的信息财富,是银行业应对互联网企业挑战的根本途径。为此,商业银行应以大数据技术应用为抓手,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通过对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与运用体系进行深层次改造与完善,充分挖掘信息的价值,从支付、融资和产品中介向信息中介转型,形成信息化时代新的竞争优势。
在精准营销方面,商业银行可将精准营销功能嵌入到个人、公司、机构营销管理平台中,为一线营销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支持,提升客户需求响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实现从传统的推广型或关系型营销向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的精准营销转变,从扫楼式的盲目营销、散单获客向制导式的精准营销、批量获客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客户在哪”和“客户怎么抓”的问题。
在产品服务创新方面,商业银行应发挥数据对创新的支持引领作用,全面打通移动银行、网银、柜面等各渠道资源,形成客户一点接入、银行线上线下融合、优势互补、全程响应的一体化客户服务新模式。比如,民生银行于2013年7月成功上线了“新一代银行系统”,该系统包含115个应用模块,改进了1150个变革点,优化了7000多项应用,进行了91万个案例测试。“新一代银行系统”天生带有互联网基因,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如基于这一系统,民生银行存贷合一卡从提出想法到正式上线只用了45天,以往则需要120天。
在优化管理方面,商业银行需促进信息化成果在流程优化、风险管理、考核评价、资源配置等领域的应用,通过全信息流的智能分析,直观监测整体运营情况,实现复杂情况下的智能决策。以工商银行为例,目前已搭建起以数据仓库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数据体系,实现了客户信息、账户信息、产品信息、交易信息、管理信息等的集中管理,形成了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架构、元数据、数据生命周期、数据安全以及数据应用等全流程的数据信息管理机制。利用这些数据,工商银行建立了客户信息视图和星级评价体系,开发了多个法人客户评级模型、零售信用评分模型、市场风险内部计量模型和操作风险资本计量模型等。
三是打造电商平台,把握产业链主导权。产生和处理客户信息的环节在整个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中占核心地位。因此,商业银行应逐步向电子商务的核心领域延伸,将客户信息掌握在自己手中,把握产业链主导权。
一方面,着力打造银行自己的电商平台。大型银行可以搭建“支付+融资”的综合性电商平台,实现支付中介职能和融资中介职能的有机联动,由原来单纯的支付结算通道上升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中枢,与现有的电商平台形成差异化竞争。中小型银行则可探索建立特定行业的电商平台,比如二手车交易、二手房交易等。另一方面,银行可建立供应链金融平台。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归集和整合,提供适应供应链全链条的在线融资、结算、投资理财等综合金融与增值服务。
从目前成立的银行系电商看,大多定位中高端,门槛较高,但一般不收取年费和佣金,商户也无需支付店铺装修费、推广费等费用,因此吸引了较多的优质商户入驻。如2012年6月,建设银行推出国内首个银行系综合性电商平台——“善融商务”,该平台包括企业商城(B2B)、个人商城(B2C)和房e通三个板块,涵盖商品批发、商品零售和房屋交易等领域。2014年1月,工行旗下的“融e购”电子商务平台正式上线营业,目前交易额已突破700亿元,注册用户超过1200万,跻身国内十大电商之列。
四是注重客户体验,改进金融产品服务。互联网企业开放式的金融平台、交互式的营销手段、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服务以及方便快捷的操作流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使得商业银行面临客户资源流失的威胁。商业银行要想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竞争中占据主动,必须高度重视客户体验,从客户角度出发设计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开展网络营销、优化业务流程。
首先,应打破商业银行传统的部门、业务条线的局限,以客户为中心进行信息系统再造,充分整合客户的各类信息(如存款、贷款、汇款、支付、银行卡、理财等),通过大数据的集成挖掘分析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投资偏好,为客户量身定做优质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其次,有必要进一步优化业务操作流程,注重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的用户交互设计,在保证账户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用户操作,为客户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再次,应充分运用门户网站、视频网站、手机APP、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电子邮件等互联网平台开展全方位的营销,实现与客户之间的开放交互式接触,深挖客户服务的用户需求发现功能,及时高效地满足客户需求。
从各行的实践看,农业银行提出了建设业务领域最广、客户群体最大、国际先进的“智慧银行”的目标,并成立了“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实验室”,加速推进互联网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国银行推出了“微银行”系列产品,包含“微客服”、“微信贷”、“微理财”、“微支付”、“微生活”和“微购物”等六个服务模块。中信银行携手银联商务打造“POS商户网络贷款”项目,实现了贷款申请、审批、放款和还款等环节的全线上管理模式,且不需要任何抵押和担保。浦发银行创新推出了“微取款”业务,客户使用微信输入“微信取款”,再根据提示依次回复取款借记卡的卡号末四位与取款金额后,可收到包含预约码的短信,在任意浦发银行现金取款设备上输入手机号、预约码、取款金额,即可实现无卡取现。兴业银行基于自身银银平台推出“钱大掌柜”第三方资管平台,代理销售其银银平台中的信托、理财、基金、贵金属等产品,并推出余额理财产品“掌柜钱包”等。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