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编者按:2C市场是众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力争的的领地。可对于企业来说,它的价值在哪里?如何切入?如何形成有效突破?从今天开始,我们策划推出一系列文章,从人人聚财三年多的小微金融经验入手,分享我们的思考。
"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总理在工作报告中寥寥数字,但意味深远。近年来民众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开始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传统金融服务行业,囿于人力成本、获客成本、收益风险比重等原因,无法满足这部分需求。互联网金融以其灵活的运营方式,多样化的服务手段成功的填补了这部分的空白。
个性化需求带来的2C空白
中国的2C领域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工薪阶层,二是个体工商户。工薪阶层即指核心收入是每月工资的群体。这一群体具有的普遍特点是相对分散、个体数字化程度低,偿还能力不高。工薪阶层的群体是庞大的,但是散落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不以企业或者团体的形势出现。同时单个个体之间并不存在较强的社会或者经济联系。当前中国信用体系并不完善,大数据也还处于资料获取的准备期,互联网的发展尚未达到可以支持绝大部分个体上传个人信息的程度,所以从数字化的角度来看,对这部分群体可从互联网上采购的数据量很小,也就是数字化程度低。最后,因为核心收入的构成是工资,这就意味着每月的收入是固定的,纵观中国总体工资水平以及人均消费水平,工薪阶层每月可以用于偿还贷款的金额是不多的。
第二类个体工商户。这一群体的金融特点是没有稳定的进账与流水,大多数交易为线下现金交易。个体工商户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属于C但是也不完全属于B,所以我们这里引入一个小B的概念。这一群体基本不上班,如果说工薪阶层的信贷尚可以其工资收入为参考,小B群体的主要则是收入来源是不稳定的进账与流水,这部分收入虽然不会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但因为规模较小,抗经营性风险的能力较差。同时关于收入的记录多采用人工笔录,鲜有正规的记账方式。此外因为交易的金额和交易量较小所以一般采用现金交易。所以从收入到支出,整个资金流动都是处于不透明的状态。
标准化业务带来的金融痛点
传统金融领域经过多年的业务实践,在2C领域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业务,即一手房贷,一手车贷,信用卡。银行业的商业逻辑在于标准化,高效率,低风险,低成本。再此基础上银行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进行房贷业务,这部分业务直接从开发商处获取客户,获客成本低,同时通过客户的数量来控制风险,降低成本。类似的车贷是通过4S店进行。信用卡业务从中国全行业看来,基本上维持在每客户100元的低成本。综上所述,银行的三大核心2C业务压缩成本和风险管控的关键在于:标准化,批量化。
中国的小微贷款是具有个性化领域的。首先二手房抵押贷款,即是所谓的用"红本房"作抵押进行贷款。首先每套房产因为地段,面积,使用时间等等方面的原因,在估价方面都不能适用于现有的标准化流程。同时,每个贷款人的经济状况,信用情况各不相同,银行面对单一客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风险评估,形成了极高的风险成本和风险估价成本。所以,虽然银行有二手房抵押贷款但真正拿到贷款的人十分有限,拿到贷款的部分也很少有达到心理预期的金额。二手车因为折旧率更高,个性化差异更大,风险更高,面对这部分业务银行不会受理。
中国互联网金融群雄逐鹿
面对传统行业的空白领域,互联网金融为解决痛点应运而生。目前活跃在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类型大致有如下几种:众筹、P2P、第三方支付、数字货币、大数据金融、金融机构、金融门户。
虽然种类众多但这些形式都具有几个共同的特点。首先是成本相对较低,资金的供求双方通过互联网平台自行完成甄别,匹配、交易。去除了传统金融强加的中介费用,交易成本,以及垄断利润。第二效率高,用户不再需要去线下门店、排队等候业务的办理。通过网络,用户可以快速的从众多商户中选取与自己需求最匹配的。第三覆盖面广,传统金融需要通过线下网点来渗透到各地。因为资金,人力等原因会出现无法触及的盲区。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用户可以自由突破时空限制,高效完成资源配置。第四管理弱,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超前于相关政策的制定,大部分领域还处在野蛮生长的状态,跑路、倒闭的情况普遍发生,让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最后风险控制难,目前互联网金融尚未接入人民银行的征信体系,行业间和行业内部也并没有建立信用信息的共享机制,加上小微客户天然的分散性,使得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发生率偏高。
传统金融的模式下,资本总是流向资本与高利润,2C的空白日趋扩大。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会对资本进行再配置,使其向更高效的2C领域分配,从而弥补空白解决小微融资难的痛点。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