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2014年末,美国零售银行战略研究专家JimMarous出版了《2015数字化银行报告》。该报告对美国、英国和亚太地区多家银行和消费信贷公司的60余位高管进行访谈,就数字化技术与电子渠道发展、移动化应用、客户行为变化、支付习惯、产品创新等进行调研,并总结出技术驱动下的2015年(美国)零售银行业发展十大趋势。

趋势一:大数据助力客户行为分析,提升交互体验

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个人客户对商业银行的服务满意度不足40%,普遍不高。随着新一代消费者将手机、IPAD等数码设备和社交平台视为日常金融交易的重要渠道,对商业银行在这些新兴领域的客户交互与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报告认为,2015年,商业银行将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入洞察消费者特征和需求,并为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服务方案。同时,打通不同产品、不同渠道、不同平台之间的切换入口和连接束缚,实现“一点接入,全渠道个性化切换”,优化客户体验。

点评:难道说通过手机银行账户直接切换至Facebook主页,这个确实方便客户,提升粘性,现在国内“平安一账通”也是向这个方向发展。

趋势二:加大数字传输设备部署,网点成为辅助资源

随着电子渠道交易占比不断上升,物理网点的作用将会被重新定义,由过去的经营主战场转变为数字时代的辅助资源。具体来说,未来网点将向小型化、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助化发展,客户(产品)经理将主要发挥辅助引导和提供产品建议的职能。

2015年,将会加大数字传输设备在网点的部署力度。客户到网点办理业务,将更多地由客户经理引导,通过在线视频与远端专业化的产品经理进行联系,享受金融服务。同时,网点的客户经理也将随时与远端产品经理联系,获取专业信息和辅助支持,以便进行产品营销,解决客户问题。

点评:目前国内还没有先进到这个程度,主要仍依靠“客户经理+产品经理”面对面的营销模式。另外,网点客户经理数字辅助营销支持刚刚起步,基本停留在打电话的阶段。

趋势三:移动设备成为第一工具,互联互通成为可能

2015年,银行业将更加注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网点加快布置WIFI。当客户来到网点,手机热点接入时,通过MAC,或者蓝牙ibeacon迅速定位识别客户,并实现宣传资料的数字化分发与定向推送。

同时,借助数据定位,将客户移动设备与ATM、移动商务等实现互联互通,如通过APP应用程序,实现ATM现金存取和操作管理。

点评:现在万达、平安都在布热点,通过短信认证来辨别客户,进行定位分析;但通过移动设备与ATM等互通互联,够大胆,以后带个移动手环就可以去取钱了。

趋势四:围绕移动和社交媒体,开展植入式产品交叉营销

当前,许多银行仍将传统渠道作为产品宣传和营销的主阵地,对移动端和社交端的嵌入式营销的资源投入不足。报告分析,相比2014年,2015年会有近2倍的客户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金融产品交易,而围绕这两个渠道开展产品交叉销售有望成为银行创新的热点。

目前,一些银行已探索将产品广告嵌入第三方,如在房产APP中植入银行购房相关优惠信息和登录链接等,结合应用场景的嵌入式金融产品营销将大有可为。

点评:现在银行布放广告仍集中在电视、网站与纸质媒体,很少嵌入各类第三方APP中,更缺乏特定场景的广告宣传,反倒是阿里的“花呗”、京东“白条”,将消费金融嵌入支付环节,银行在产品宣传上思路应更开阔。

趋势五:移动支付渐成主流

2015年,以applypay为代表的(近场)移动支付有望大面积推开,支付额预计将增长60.8%,哪一家银行支持NFC设备布局快,就很可能成为移动时代的赢家。

同时,银行也会加大“银商”直连力度,过于依赖(第三方)支付将会使银行业务边缘化,无法掌握客户信息,彻底沦为支付的通道。

点评:难道applypay会成为第二个支付宝?不清楚,反正国内银行已经吃到了苦头,很多银行已沦为支付通道。

趋势六:身份识别和安全认证成为焦点

随着客户向移动端迁移,客户身份识别和安全认证将会显得尤为重要。在技术快速变革的今天,安全认证和反欺诈研究是商业银行移动金融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之一。诺顿2013年报告显示,缺乏有效的安全认证是当前移动金融发生风险的最主要因素。此外,客户对自身手机的信息安全保护和病毒防范不足,也是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问题。

总的来说,2015年,围绕数字认证和身份识别的模式创新将会非常活跃,与欺诈、盗号和反洗钱的斗争将会更加激烈。

点评:欺诈的监测与防范必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过程。

趋势七:网点归并整合成为趋势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报告显示,美国银行业分支机构在2009年达到峰值后,逐渐开始下降,而2013-2014年是网点数量下降最快的时期。目前,全美网点约为94721个,较数量最多时下降了4.8%。

统计显示,对于平均资产小于3亿美元的网点,其被合并或收购的概率最大。当前,一些网点较多的大型银行,逐渐开始关闭非盈利网点,或将其出售给网点较少的新兴银行。

总的来说,2015年,网点会进一步归并整合,银行将向轻资产经营模式转变。

点评:轻资产运营模式将是未来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重要方向,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国内网点整合大幕即将拉开。

趋势八:(美国)加息将激发客户储蓄热情

调研对象普遍认为,2015年美联储有望加息,这将是自金融危机以来第一次加息。当市场进入加息周期,商业银行对于客户的吸引力将大大增加。虽然无法预计调整的幅度和频率,但加息会极大地提升客户对存款产品的需求和关注度。在此过程中,银行将会“简单粗暴”的通过市场化利率来吸收资金,维系客户关系。

点评:大洋那边要加息,这边要降息,一升一降,外资流失,存款会更加流向股票、外汇和理财市场,各大银行和新兴互联网公司要早做准备。

趋势九:加大创新资源投入,组建合作联盟

近年来,一些初创型公司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经济模式常常会对市场和客户产生重大影响和冲击。面对这种新情况,2015年,商业银行将加大创新实验室的投入力度,更加关注并学习这些“新兴群体”的技术特点和发展模式。同时,各大银行将并通过并购、合作联盟等方式,实现传统金融机构与初创公司的携手共赢。

点评:在这个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小鱼吃大鱼,快鱼吃慢鱼”的案例常常上演,唯有持有创新,才能永葆活力。

趋势十:信息“断片”,撼动银行经营之基

对于商业银行,客户交易信息和数据是最宝贵的财富。2015年,预计会有更多“外来搅局者”进入金融领域,他们瞄准银行业务的一些细分市场,深耕细作,逐渐蚕食传统金融机构的固有业务领地。当银行与客户的信息联系逐渐被割裂,银行不了解客户,客户不在习惯与依赖银行,商业银行经营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点评:和国内一样,美国沃尔玛、亚马逊等巨头都在通过各种方式进军金融,lendingClub,prosper,kickstarter也都在一些细分市场抢占份额,银行日子越来越难了。

最后补充一句:互联网无边界,美国零售业在技术变革中面临的一些新问题和新变化,很多都是和国内同步的(或稍微领先几年),分析同业的应对策略和得失,对于步入新常态的中国银行业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