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众筹是目前的热词,这种本为小企业家、草根艺术家实现梦想而诞生的网上筹款方式,近年来却常被别有用心的人炒作为高收益、高回报的投资渠道。一旦众筹项目失败,对风险毫不知情的出资人只能哑巴吃黄连,苦水往肚里咽。
产品众筹:质量谁说了算?
周先生想买一台车载空气净化器,他在上网浏览时,被某众筹网站推介的一款可测量血压和血糖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吸引,于是向该众筹项目“支持”了258元,很快便收到厂家寄来的产品。“虽然物流挺快,可打开包装我发现它既没发票也没保修卡。”周先生介绍,新买的空气净化器用了不到五次就发生故障不能工作。他联系厂家,厂家态度很好立刻更换一台,但用了几次又出现同样问题。周先生要求退货,厂家答复,众筹的产品都是处于研发设计和生产初期的创意产品,不能退货。周先生又向众筹网站反映,网站表示他们只提供撮合平台,对产品质量没有发言权。
周先生遇到的情况并非个案。作为诸多众筹形式中最普遍的一种,产品回报众筹因为回报内容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或服务,因而最受支持者(出资人)欢迎。但是参与产品众筹的消费者面临着产品或服务不能如期交货以及产品质量与项目描述严重不符的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传统的商品预售遵循合同法、消费者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果商品售卖者不能按期交付商品,或者交付的商品质量不合格,相关的赔偿、退款和召回程序有明确的法律可依,消费者损失的只是时间成本。但在商品众筹模式下,消费者的预付款兼具预购、投资和资助性质,一旦出现违约,如何挽回损失,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法律适用方面,创业者、消费者和平台的意见也不统一。
债权众筹:虚假借款防不胜防
债权众筹也是众筹常见的形式之一。近年来的热门词汇P2P网络贷款,就属于债权众筹。它由多位投资人对P2P平台上的借款项目进行投资,按投资比例获得债权,未来获取利息收益并收回本金。
随着竞争的加剧,P2P行业在百家齐放的同时,跑路、坏账等问题不断发生,陆金所、宜信、红岭创投等部分体量较大的平台也陆续爆出坏账的消息,引得业内一片愕然。作为普通投资者,在选择P2P平台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来甄别?万一遇到问题平台,投资者的权益应该如何得到最大保障?
金信网首席运营官安丹方建议,在违约与倒闭可能成为未来P2P市场一种新常态的情况下,投资者要提高风险意识,并学会“择优而栖”。“投资者挑选P2P平台时要看其项目收益是不是在安全范围内,借款年利率超过24%的基本上可以不用考虑了。另外要看项目资金投向是否明确,数据披露越透明越靠谱,一个成熟平台出借人和借款人都应当是比较分散的,如果在某个平台上发现某些ID经常出现,不论是出借人还是借款人,则这个平台可能存在虚假借款的情况。”
股权众筹,当“天使”不容易
去年11月,一篇名为“西少爷赖账,众筹的钱该怎么讨回来”的文章在网上掀起阵阵波澜。“西少爷肉夹馍”联合创始人宋鑫,公开声讨另一名创始人孟兵赖账跑路,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被称为中国股权众筹第一起恶劣投后事件。
股权众筹并不是很新奇的事物—投资者在新股IPO的时候去申购股票,其实就是股权众筹的一种表现方式。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股权众筹主要指通过网络招募投资人,投资人按出资比例拥有企业股权。股权众筹的门槛较高,大多要求投资人出资10万元以上才能获得公司股权。由于受现行法律限制,多数股权众筹企业的股东人数不超过50人。即便如此,股权众筹使得“天使投资人”的门槛大大降低,普通人也能参与到感兴趣的创业项目中。
事实上,由于创业公司在各方面均不成熟,80%的创业公司活不过两年。当初红极一时的“许多人的咖啡馆”就因为众筹股东们发生经营理念分歧,不到两年便以失败告终。即便创业成功,由于投资人决策权不对称和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引发“西少爷事件”。归根结底,投资人的目标是追求投资回报最大化,创业者追求的是自身效益最大化,两者并不完全一致。股权众筹看似高收益的回报,其实蕴藏着巨大风险。
链接:金融被骗人群年轻了
在线金融平台融360的调查显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支付的在线化,金融消费领域的骗术呈现出新的演变趋势,而被诈骗的人群也从中老年人扩展到高学历的年轻人。
融360的调查显示,金融消费领域的骗术呈现出四个新趋势。第一,从线下延伸到线上。以往不法分子主要通过短信、电话实施诈骗,如今金融诈骗的渠道开始“从线下到线上”的迁移。第二,被诈骗人群年轻化,被骗人群扩大。原来的被骗人群集中在年龄大的中老年人,现在,习惯上网的年轻人群也成了被骗对象。第三,呈现“技术化、移动化”趋势。例如伪装银行网站、400客服电话等,二维码、各种APP、快捷支付、“免费WiFi”等新技术也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让人们防不胜防。第四,诈骗流程更短、更快。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带来用户体验极便捷的同时,同时让被骗人群思考的时间变少了,导致不法分子批量行骗的“效率”更高了。
“以前无论什么诈骗手段,最终都要通过线下打款,资金的划转相对不那么容易。如今线上支付如此发达,不少人都搞不清自己进行了什么操作,钱就被骗子转走了。”融360大数据研究院首席专家徐瑾介绍,以前受骗的大多是辨别能力弱的中老年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网购、刷微信、打网游的过程中被骗。“可以说,现在是受骗面前人人平等。”调查显示,一面是金融消费诈骗的花样翻新,一面是消费者的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还很淡薄。在遭遇到各种金融欺诈之后,多达52.7%的用户则选择自认倒霉,只有47%的网友想到维权。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