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平地响惊雷!

2015年1月注定是个在网贷界无法遗忘的岁月,因为里外贷,一个待收超9亿的平台,出现了问题!据网贷之家统计,投资者待收金额平均达51万,最多者超1亿七千万,前十名平均达4千3百万,令人发怵!

普通投资者在缺乏专业知识、实地考察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等因素制约下,能否从一个平台提供的信息里及时发现一些问题的苗头,从而找出平台的风险所在,为判定是否投资和投资的资金匹配,以此来寻求适合自己的风险收益的最佳匹配就成为了关键。

本文从作者切身投资P2P的感受和经验教训,结合里外贷平台所提供的信息,浅述如何发现、评估、预防和控制P2P投资风险的一些方法。

那,我们就从里外贷平台提供的信息说起,先说它的“里”,即关键的实质性信息,再说它的“外”,即平台的外观表现、形式。

一、借款标的

1、融资者人气

即不同借款人数的多少。

很吃力地浏览里外贷平台100页的“成功的借款”标的,只看到有3个人在反复借款(绝大多数标的只有2人);据网贷之家统计,超9亿的待收金额仅有8人借款,最高待还达3.2亿,平均1.17亿。说明平台借款人数极其匮乏,高度集中,一旦违约会酿巨大风险。与投资需分散相对应,融资也需分散。

(1)重要性

投融资者各自关心的利益,形式上是一样的,无外乎考虑金额的利率、期限、还款方式、逾期得失等等,但内容上正好相反。投资、融资者的人气,均表示对平台的看好程度,但前者往往会过多的受收益而非风险以及从众心理等的影响,而后者过多考虑的则是所借款的偿还能力,因此后者的人气更能考验平台的风险控制。

分散、众多、小额的贷款者往往表示他们从自身的偿还能力考虑从平台借款的意愿,因为人数分散众多,从概率上讲,会更易趋向于一个合理的违约点,简单地理解,比高度集中借款减少了对平台风险的冲击。因此,考察平台的人气需对融资者人气格外重视。

(2)与自融的关系

自融平台自己融资,自己借款。

本来平台定位于投资、融资的中介,如果自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更为致命的是,原先融资者的风险约束作为平台来讲是最后的保险人,放弃了这道门槛,无意是放险出笼。

缺乏制约的自融资金常常挪作更逐利之用,如做些高杠杠的风险投资,偿还的能力打上几何级别的折扣都不为过,更为直接诈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论坛帖子反映,该平台的关键人物就有拿平台资金炒期货而血本无归的行为。

而自融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借款人数的高度集中、标额的巨大,常常反复出现相同账户的借款标的,多以短标或天标出现,甚至会出现30天标利率明显高于月标利率(均为到期还款)现象,令人匪夷所思。

看看里外贷的借款标的,近期就只有相同一、二个人反复借款,总计借款金额巨大,而且不断出现1月标、45天标的短标,很难排除自融可能。

(3)统计借款人数的方法

一般可从第三方平台直接获得,比如网贷之家;有些平台会提供相应的数据;也可浏览平台提供的“成功借款”的标的加以推算;再者,平时常浏览该平台,会动态发现。

有二种数据要加以综合考虑,一是集合资产。即以资产打包的方式发售,募集的资金再投入原始的借款标的;二是“黄牛标”。大多数发布“黄牛标”的本身为投资者,为了获利差而借款。对于前者,还是要看原始借款标的资料,对于后者,应加以剔除为好。

2、借款利率

尚难给出一个确定的借款利率作为标准,但有几点值得参考:

(1)合理区间

2014年上半年曾经在网贷领域内有个大致的意见,即在18%以下。

(2)目前一些优秀平台的利率

多数在10-12%间,有些在12-15%,但很少超过18%,且与借款期限相对应。

(3)动态变化

在平台成立之初以高息吸引人气而抬高利率尚可理解,但一般不可持续,因随着逾期坏账的增加、企业营销等影响,持续的高息先不说提高了融资者的违约风险,对平台的赢利以及逾期坏账的兑付等抗风险能力是极大的考验,所以在一段时间后,必然出现不同形式的降息过程。

里外贷的综合投标利率平均约40%,不但长期标很高,连近期的1月标、45天标都是超高利率。按照复利原则,本金不超2年就可翻倍,无法想象如此的高收益所对应的风险有多大;一个近2年的平台一直以这种高利率来吸引投资者,分析其原因,就是惧怕资金链的断裂,或已有资金链断裂而急需融资,结合借款人数等因素考量,极可能走上自融之路。真应验了“你要利息,他要本金”的经典老话。

(4)如何看待实际给借款人的综合利率

融资者的实际综合利率(包括各种费用的换算)目前也无确定的数字(一般为平台的核心资料)公布,根据p2p和一些小贷公司的报道,会在30%以上,与融资者的信用、还款能力、借款金额和期限、还款方式等有关;作为普通投资者,不必过多关心此利率,相信在市场经济下,随着时间的累积,会达成一个符合投融资和平台利益的合理利率。

(5)收益和风险的匹配

高收益高风险、低风险低收益是投资理财界的共识表现为正相关关系。

作为投资者,首要考虑的是风险,但风险并不等于完全损失,正确的理解应是能获取收益的可能损失。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通过一定的方法是可以减少发生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分散投资。里外贷的前十名待收金额平均高达3千多万,最高者达1亿七千万,显然在分散投资上有待商榷。

3、标的真伪

仅从平台提供的借款资料很难辨别其真伪,如下二点可有帮助:

(1)资料的详尽

一个风控好的平台会尽量让投资者获悉借款者的各种资料,包括贷款目的、还款来源、信用状况、抵押担保措施,甚至出具公证的文件、借款人的照片、联系方式、平台的风控方法等等,总之,尽量详细和透明化;而风控差的或者存在自融、诈骗现象的恰恰相反,提供信息遮遮掩掩、模糊化,似有尽量不让投资者知晓真实的意味,更有甚者,只能在投标时可以看到。

(2)资料内容的差异化

每份资料的内容各有差异,重点不一,比如房产借款资料,如有商铺出租的则会派人驻点查收;如大额融资的,则会说明专人查验银行流水、公布房产所在位置等等。总之,根据不同的资料配以不同的风控方法说明。反之,则借款资料存在格式化、“拷贝化”现象,会有拷贝走样的表现。

里外贷一款2015年1月21日的“地产公司补充流动资金借款”标的中“借款详情介绍”,在借款描述中内容空洞(可参考风控较好平台对借款房产的详尽描述和配以相应风控措施),只是泛泛描绘企业良好前景。蹊跷的是,在“三方借款补充协议中”标明,共计借款一月的五百万,二月的五百万,三月的一千万,六月的一千万,9月的一千万,12月一千五百万,15月的五百万,18月的一千五百万,45天的一千五百万。而上述委托借款期限均为2014.8.13-2014.9.13,并且发布标的中大多为45天、一月的,可见该借款协议的众多疑点。

以上拙见,仅从借款标的信息加以浅述,由于非平台投资者(因分析所需而刚注册)且受于知识和经验所限,会有不少误解或不正之处,多请广大师长加以指正。

本文也尚不能涵盖借款标的所能含有的风险信息,有关“里”的其他分析如资金杠杆率、风险备用金、平台赢利模式以及“外在表现”等的解读限于篇幅以待下次表述。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