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对股权众筹,清科创投投资总监陈嘉君曾笑言:“对股权众筹关注的比较少,革自己的命不好啊。”无论股权众筹究竟能否革VC的命,毫无疑问的是,目前看好股权众筹的创投机构少之又少。

有业内人士曾戏言:2014年的股权众筹是个值得关注的有趣的事儿,有玩票的、有操着FA的心试图改变行业格局的、有打着股权众筹幌子其实营造社群和圈子的、有尝试众筹其实是想募个基金的……无论初衷如何,股权众筹平台想要得到的资本的青睐似乎没有那么容易。

融资难

“今年看了四家项目,分别是:天使汇、原始会、大家投和天使街。”IDG资本金融小组负责人兰希表示,但几个项目看下来情形似乎并不乐观。“项目融资太难,几乎必须要有人领投,最大的是原始会,半年才做一个亿,项目都很一般,项目后期几乎没有拿到VC融资的。”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股权众筹多采用“领投+跟投”的投资方式,关于股权众筹项目融资时的领投人问题,业内流传着这样一个真实案例:一家企业在某众筹平台上众筹募资,领投人是创始人的太太;结果募了100万人民币。这个案例颇具争议,一方面,领投人是自己有直接亲缘关系的人不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因为这方便了恶意圈钱的创业者。而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股权众筹投资人的不成熟性,有不少跟投人反而觉得领投人是太太是件好事情,因为这意味着有更强的信任感和更简单的沟通流程。而在专业投资人看来,这样的做法如果不加以制度性制止,则有可能出现很大的系统风险。

股权众筹投资人的不成熟性极大地制约着股权众筹项目的融资速度,但在短期内这一问题难以解决。虽然股权众筹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但至今仍有很多投资人打电话到该平台,问“你们有没有担保、有没有回购?”

“实际上我们投资人中间很大一部分是P2P平台过来的,他们奔着高收益过来,所以就问有没有担保。我说没有,这是非常大的事情,实际上证监会的规定也是为了保护这些人。我们国内的投资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产品是怎么回事,没有认识到其中的风险,这确实是一个难点。”天使客创始人曹强曾感叹道。

股权众筹平台资本汇创始人李军华提出,“让普通人也能玩风险投资”,爱创业也提出“人人可以当天使”,但这些口号很快就遭到众多质疑,甚至有人质疑让普通人玩风投会造成社会稳定问题。

“按照美国统计的数据,超过90%的风投都死了,因为没有那么多企业能成功。有数据说中国企业的融资需求有2万亿,可是试问有2万亿融资需求的企业能有多少活下来。资本汇的模式做小了还好,它如果真的把模式做大,把普通百姓的钱都圈进来,进来100个普通人,结果90个都是亏的那不就是社会稳定问题吗?”浦东硅谷银行企业融资总监陈钢表示。因此,陈钢认为,“让普通人也能玩风投”的概念并不恰当。

据了解,当前对投资新三板都有特许的投资人门槛,而风险更高的天使投资则门槛更需提高,而不是降低,要保护输不起的普通老百姓,就要做充分风险提示。

“目前股票市场规则清楚,自负盈亏,尚有闹事者。而普通老百姓没有风险识别能力,也输不起,若让普通老百姓玩风投,输了找政府,结果闹个非法集资,那就不好了。”

此外,陈钢还表示:“让普通人通过众筹做LP还有一个风险。我们做项目的都知道,当你要持续投资项目的时候,如果你背后是机构投资者,你可以capital call来让他们继续投入,可是如果你背后是一帮普通投资者,如何保证他们的现金能迅速到位。这还是企业好的情况,如果企业暂时遇到困难,需要追加投入,你觉得众筹后面的个人投资者会继续投钱吗?还有就是基金的存续期的问题,VC通常是5+2,个人投资者会有这种耐心等那么长时间吗?”

要解决平台上项目融资难的问题,必须要有足够的投资人支撑。让普通大众成为股权众筹平台上的主要投资人似乎并不可行,而股权众筹平台与专业投资人的合作情况如何?平台能否邀请专业的天使投资人前来投资呢?

合作难

“在合作方面,我们与天使汇谈过,但不太好对接项目,好的项目太少,几乎没看到。还不如与FA(投融咨询中介)合作的好。”兰希透露。

据了解,在股权投资圈拿到投资的项目中,50%不会在公开市场上出现,因为早已经被投资人锁定。另外30%的项目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以及参加一些投融资对接会、活跃的FA也能解决投资。而剩下的20%是在拿投资与不拿投资之间。因此,基本上最优秀的项目不会出现在众筹平台上。

对此,浙江银杏谷股权众筹平台的投资总监李南熹曾坦言:“众筹是一个人人可以参与的屌丝行为,但投资却是一个涉及到资金的‘高富帅’。说一句实在话,对于真正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来说,好项目并不会在众筹平台公布。”

支点投资总监林东洋从前年底就开始接触股权众筹平台,他也表示,“从这两年所有看过的项目看,国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股权众筹项目。”

第一,股权众筹的法律边界近期肯定无法有大的突破,实际操作的复杂和困难让大家无法入手;第二,从我还有我们公司的角度,无论是VC还是PE,如果投一个项目,股东越简单越好,越少越好;第三,从VC/PE机构的角度,如果看中一个项目很有前景可以带来丰厚回报,为什么不自己投,而还要去鼓励众筹呢?所以现在是VC/PE行业外的人炒得火,但我们非常保守谨慎。”林东洋表示。

有人把股权投资的投资过程比作一个漏斗:项目寻找、项目筛选、尽职调查、投后管理组成了漏斗的各个环节。而出现在股权众筹平台上的项目一般都完成了前三个阶段,也是非常耗时耗力的三个阶段,如果这些都完成了,那平台为什么不能自己募集一支基金自己投资呢?

所以,这就是股权众筹与PE/VC合作上的核心悖论。

转型难

当融资难、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难的问题摆在眼前,在这样的形式背景下,股权众筹要发展,该怎么转型呢?

股权众筹平台资本汇日前举办了一场项目线下路演会,据资本汇创始人李军华透露,该场活动中,云峰基金、深创投、华睿投资等杭州、上海十多家机构均有参与。

如此看来,转型做FA似乎也是一种出路。但是“未来股权众筹转型做FA的话也难,因为现在FA已经有做的比较好的了,比如华兴、以太等,36Kr也在转型。”兰希说。

在兰希看来,股权众筹要想有好的发展,可以考虑从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一定要找到好的切入点。“所谓的融资平台,可以从细分的垂直领域切入,比如说互联网金融,要积累行业知识和判断能力,做垂直比做所有领域要好。这样才能保证有好的项目,这个很重要。”

其次,还要找到行业的领投人。“比如著名的天使投资人、PE/VC合伙人、分析机构的投资经理来立项目,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率。小白、高净值个人投资者不懂投资,或者风险偏好没有那么高,所以要找到一些好的领投人。”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