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25日,央行官员再度谈及影子银行问题,再度强调“辩证看待”。在当日举行的“第十八届国际银行监督官大会”上,央行副行长胡晓炼表示,“一方面影子银行存在经营不规范、监管套利等问题;另一方面,作为传统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影子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丰富居民投资渠道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胡晓炼表示,在对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处理时,要重在因势利导,在加强规范管理的同时,引导其合理有序地开展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服务。

央行官员对于影子银行的表态并不令人感到陌生。在被称为“影子银行宪法”的国务院“107号文”(《关于加强影子银行业务若干问题的通知》)中,便有类似的表述。不过,放在当前的背景之下,这种“辩证看待”的官方表态颇具现实意义——三季度以来,国内影子银行活动极度收缩。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2731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69万亿元和5460亿元,其中,被认为与影子银行关系较为密切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及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三项,共计减少3099亿元,同比少增4400亿元;至8月,社会融资规模有所反弹,至9574亿元,但其中人民币贷款便增加了7025亿元,“影子银行三项”合计只增117亿元,同比少增7079亿元。

在我们看来,官方对于影子银行的辩证表态,与当前影子银行的极度收缩存在关系。一般认为,影子银行活动在7、8两个月份的收缩,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再度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带动导致融资需求低迷;另一方面,也与监管层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有关。在7月份表现异常的社会融资数据发布后,央行便发布公告称,非银行信贷减少的部分原因是监管的加强。在兑付违约风波不断的大背景下,监管层加大力度整肃通道业务,试图将融资行为从表外转回表内,但却遭遇“一收就死”的困局,导致影子银行活动极度收缩。微观层面上,这些监管措施的确有助于避免风险个案的发生;但从宏观上看,社会融资的萎缩对债务的滚动极其不利,很容易形成流动性风险,在金融体系内快速传播。中国经济正处于高负债率之下的“新常态”,按照旧有的思维治理影子银行风险,可能将顾此失彼,在管住微观风险的同时,令宏观层面上的系统性风险失控。

在我们看来,加强对影子银行活动的监管,这一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具体的监管方式,到底是行政式、项目式的顺周期监管,还是法治式、宏观审慎的逆周期监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内监管高层一直在强调宏观审慎的逆周期监管,但在监管实践中,却往往变成项目式的顺周期监管。

这种“言行不一”使得金融风险在(表内外)信贷快速投放时不断积累,又在流动性大潮退去时加速暴露。只有真正转换监管思路,在制度层面上理顺宏观与微观的监管体制,才能避免监管实践中的“顾此失彼”。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表示,目前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达12.4%,不良资产率为1.05%,拨备覆盖率263%,表明银行业资产质量总体稳定,风险可控。既然如此,就不需要对影子银行风险如临大敌——摸清影子银行的底数很重要,但是否采取直接的监管措施,则须拿捏再三。

更进一步的,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需要更加法治化,按照明文规定的法律条款来,而非遵循行业“潜规则”。在打破影子银行“刚性兑付”方面,应当更加坚决,加快市场出清,而非名松实紧强调兑付与风控。风险暴露并非不可以,但需要依法对债务人施行破产保护,并尽可能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维持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在高负债情况下稳固市场信心。

最终分析的结论是(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辩证看待”影子银行,不仅需要看到影子银行的风险和好处,更应看到影子银行监管实践在宏观与微观上的不一致性。法治化与宏观审慎的监管是治理影子银行的最佳思路,监管层需要做到言行合一。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